标题: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听证会聚焦中国芯片,中美贸易摩擦再起波澜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李迅典报道 -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计划于当地时间11日举行听证会,主题聚焦于中国生产的传统芯片(成熟制程芯片)的关税问题,探讨是否有进一步加征关税的必要。据悉,这类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洗衣机和电信设备等日常消费产品中。
背景调查 - 该调查始于美国总统拜登任期之内。美国商务部曾在去年12月透露,约三分之二含有芯片的美国产品使用了中国制造的产品;超过一半的美国公司并不清楚其产品的芯片来源,其中包括一些国防工业关键企业。
中国专家观点 - 中国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指出,中国在存储芯片的产能和技术方面正稳步提升。尽管美国试图限制中国的出口和产能扩张,但中国生产的高性能芯片在全球市场上仍具显著优势,目前美国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
关税影响 - 吕祥强调,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固然可能损害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但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依赖度实际上有所下降。
美国政策 - 《纽约时报》去年报道,拜登政府近年来推出了一系列出口管制措施,旨在遏制中国制造最先进计算机芯片的能力,但对传统芯片生产的限制措施尚不多见。
市场动态 - 报道称,中国政府和企业对这类芯片的生产投入了大量资金,制造商在技术上取得显著进步,吸引了新客户并吸收了相关制造知识。这可能会使美国更难控制全球半导体贸易。
行业展望 - 华泰证券在2月份的一份专题研究中预测,受地缘政治因素和中国国内市场需求推动,中国芯片代工行业,尤其是成熟制程,在过去五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预计到2027年,中国12寸成熟制程产能将保持年均27%的增长速度,全球市场份额将达到47%。
出口数据 -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额达到159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创历史新高。2025年前两个月,出口额达到180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2%。
贸易摩擦升级 - 路透社报道指出,在美国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张的背景下,此次调查听证会可能进一步加剧双方的经济摩擦。这项调查基于1974年的《贸易法》第301条,该条款曾被特朗普政府在2018年用于对大量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从而引发了美中之间的长期贸易争端。
听证会参与者 - 韩国《每日经济》报道称,美国保守派智囊团、信息技术和电子产业相关团体、国家安全及半导体相关研究所的专家等将参加听证会。如果国家安全相关团体的意见被采纳,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额外限制措施“可能成为现实”。
韩国企业关注 - 《每日经济》还提到,韩国芯片企业也在密切关注听证会的进展。尽管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中国设有半导体工厂,其主要业务并非完全与美国此次调查对象一致,但许多人认为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美国对中国产传统芯片征收高额关税,韩国半导体企业也可能面临压力。
注:以上内容为模拟改写,实际工资发放情况取决于实际工作表现及公司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