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改写:最新IPO企业引争议:巨额分红13亿后,仅募资10亿,近3亿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admin102025-03-11 12:52:59

汉桑科技IPO过会引关注:分红与募资引发市场热议

来源: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深交所审核动态

据深交所发行审核网站最新消息,汉桑科技IPO申请已于本周五顺利过会。与此同时,深交所网站也发布了针对汉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中心意见落实函的回复。

市场焦点:分红与募资

回复内容主要聚焦于大客户关系和业绩稳定性。然而,从市场角度来看,焦点似乎更多地集中在公司的分红和募资策略上。

深圳媒体报道:分红与募资引争议

深圳媒体指出,在IPO前夕,汉桑科技在2020年和2021年实施了两次大额分红,累计分红额超过5.6亿元。其中,实控人王斌夫妇套现约4.75亿元。此外,募资计划中2.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做法引发了“掏空公司再圈钱”的质疑。

业内专家发声:质疑汉桑科技做法

业内评论专家皮海洲老师更是直言不讳:“汉桑科技这种做法确实令人不齿,有把股市当成提款机的嫌疑。”吴清出任证监会主席后明确表示,严禁IPO公司盲目“圈钱”上市,过度融资。显然,汉桑科技的前脚大规模分红、后脚募资补流的做法,有悖于监管要求。在管理层强调严审IPO的背景下,市场对汉桑科技IPO的质疑也在情理之中。

募资额未减:汉桑科技的做法引人注目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多家募资较多的公司,或分红后募资的公司都调低了募资额或取消了补流部分。而汉桑科技上会稿中,募资额并未减少,这一做法显得格外“有个性”。

汉桑科技IPO历程回顾

  1. 上市申请与问询:汉桑科技早在2023年6月底就提交了创业板上市申请,并迅速获得了问询。2024年1月19日,公司对第一次问询进行了回复。根据证券时报的统计,创业板注册制下,首轮问询回复的平均用时为42天,而汉桑科技的用时明显较长。

  2. 公司背景:汉桑科技属于家族企业,涉及跨国联姻。控制人为中国公民王斌和丹麦籍配偶Helge Lykke Kristensen,以及王斌的妹妹。

  3. 股权转让与对赌协议:王斌曾两次向好友季学庆低价转让股份,并向多家私募基金转让股份。交易所对此进行了专门问询。王斌与季学庆以及多个私募基金之间存在对赌协议,但IPO说明书显示,王斌与其他私募基金的对赌已解除,而与季学庆的对赌虽然解除,但若IPO不成功,王斌的股份需赎回。

  4. 研发投入与专利问题:作为一个音响ODM企业,汉桑科技并没有多少高新技术。为了符合创业板需求,公司从2020年开始拼凑研发。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发明专利申请的原因,以及与同行业可比公司在技术特点、数据指标等方面的对比情况。

  5. 分红与募资:汉桑科技在2020年和2021年实施了两次大额分红,累计分红额超过5.6亿元。公司实控人王斌夫妇套现约4.75亿元。此外,公司本次募资10亿元,其中2.8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总结

汉桑科技的IPO过会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分红、募资、研发等多个方面,公司都存在一些引人争议的问题。在管理层强调严审IPO的背景下,汉桑科技的IPO能否顺利推进,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