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官方声明:确认核物理专家刘畅已于二月份加入我校,担任助理教授职务

admin142025-03-14 15:22:53

标题:核物理学家刘畅归国加盟北大,助力前沿科研

正文:

3月11日,一条关于“核物理学家刘畅从美国归国”的消息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并迅速攀升至微博热搜榜。据北大物理学院工作人员于3月12日下午透露,刘畅教授已于2月份正式加入学院,担任助理教授一职。据悉,像刘畅这样通过应聘等途径从国外科研机构加入北大的青年人才并不少见。

此前,有媒体报道了刘畅教授归国的消息,并附上了他的照片,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有网友表示:“看起来很年轻,简介里的每一个字我都能看懂,但连起来却让人摸不着头脑。”同时,也有网友表达了对更多青年学者归国贡献力量的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月12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微信公众号“北大物理人”就已经发布了欢迎刘畅教授入职的消息。据该消息透露,刘畅教授于2011年7月获得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学士学位,2017年2月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天体物理学系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在2017年3月至2025年1月期间,他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并于2025年2月正式加入北京大学物理学院。

在北京大学官网“教师个人主页”上,我们可以找到刘畅教授的相关信息,他的职称为助理教授。同样,在北大物理学院重离子物理研究所网站上,也能查到刘畅教授的资料。他在等离子体物理团队中负责聚变等离子体物理的研究,而这个研究所正是北大物理学院的组成部分。

据北京大学物理学院2月发布的文章介绍,刘畅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为等离子体物理与核聚变,特别关注磁约束聚变装置中的逃逸电子及其他高能粒子的物理问题,包括托卡马克装置中的破裂现象、逃逸电子的产生和耗散机制,以及高性能数值模拟代码的开发。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核聚变》等知名期刊上。未来,刘畅教授将继续开展等离子体物理前沿与应用研究,为下一代核聚变装置的设计提供可靠的破裂和逃逸电子缓解方案。

红星新闻记者于3月12日从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的一名工作人员处了解到,学院网站上的信息显示刘畅教授确实已于2月份入职。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还没有关注到网上关于刘畅教授的讨论,但一般来说,这类新入职的老师都会有科研和教学上的安排。实际上,很多进入北大的老师都曾在国外科研院所学习或工作过,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延伸阅读: - 核物理学家刘畅从美回国,顶尖学者“归国潮”还在加速

结语:

随着像刘畅教授这样的顶尖科学家纷纷归国,中国的学术实力和青年人才储备正不断壮大。这不仅是中国科研事业发展的幸事,也是全人类科技进步的福音。


排版提示: - 使用标题和子标题来划分文章结构,提高可读性。 - 在段落之间适当添加空白行,以增强视觉分离。 - 确保文章中链接的格式正确,便于读者点击访问。 - 在文章末尾添加结语,总结文章内容或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