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国家发布《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正文:
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并发布了《互联网金融 个人网络消费信贷 贷后催收风控指引》(以下简称“国标互金贷后催收指引”),该标准公告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公告(2025年第4号)》中,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领域迈入规范化管理的新阶段。
标准发布与实施
该标准由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归口管理,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并由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简称“中互金”)联合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共同起草。中互金于3月13日正式对外公布了该标准的全文。
国标互金贷后催收指引自2025年2月28日起正式实施,同时废止了中互金于2024年5月15日发布的《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业务指引》。
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问题引发了大量金融消费者的投诉。据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指导发布的《中国金融消费者投诉指数报告(第2期)》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不当催收投诉量高达21.6万笔,占总投诉量的47.1%,且每月投诉占比均超过40%,其中7月份的投诉量甚至超过了50%。
不当催收主要包括恶意催收、暴力催收等,形式多样,从威胁性语言到频繁骚扰,甚至涉及非法入侵和暴力行为。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标互金贷后催收指引明确了以下规范:
- 联系信息获取:金融机构和第三方催收机构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债务人联系信息,包括合同约定、预留联系方式、双方沟通获取、债务人自行公开等。
- 催收时间:催收作业不得在每日晚10点至次日早8点之间进行。
- 催收方式:交互式非现场催收应遵循特定工作规范,确保通话时长在6秒以上,并形成真实沟通。
- 现场催收:催收人员与单一债务人的主动有效沟通每日不应超过1次,未经同意不得进入私人场所或债务人所在区域。
行业展望
国标互金贷后催收指引的发布,为贷后催收行业提供了权威的规范依据,有助于加强行业自律管理,提升从业机构合规水平,推动贷后催收行业向规范健康方向发展。
中互金表示,将继续推动该指引的落地实施,不断加强贷后催收自律管理,助力贷后催收行业迈向更加规范和可持续的未来。
结语
随着国标互金贷后催收指引的实施,互联网金融贷后催收将更加规范化,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这不仅是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障,也是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作者:俞金旻 校对:王心
注:以上内容为博客发布排版,适当增加了段落间距和标题,以提升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