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就30年职业打假风波发表回应

admin162025-03-17 21:13:25

澎湃新闻专访 | 打假英雄王海:三十载风雨,坚守消费者权益守护者之路

记者:明鹊 柳婧文 权义 实习生:张潇 编辑:黄霁洁

近年来,直播带货市场风起云涌,然而,随之而来的“翻车”事件也层出不穷。辛巴的“糖水燕窝”、疯狂小杨哥的“香港美诚月饼”,以及罗永浩的虚假宣传风波,不仅引发了公众的关注,也让背后的打假人王海成为了焦点。

从打假英雄到消费者权益守护者

今年52岁的王海,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打假而声名鹊起。1995年,22岁的他带着仅剩的一百多块钱,在北京某商场购买了两副粗糙的索尼耳机,开始了他的打假维权之旅。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新增惩罚性赔偿规定,即第四十九条,明确了经营者欺诈行为的“退一赔一”制度。

一个多月后,王海成功索赔,引起了广泛关注。他接受媒体采访,参加节目,积极宣传《消法》,被誉为“国内打假第一人”。这一年,也被称为“消费者维权元年”。

三十年争议与坚守

然而,王海的打假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95年冬天,他在中消协组织的座谈会上,与政府官员、法学专家、商场老总们就“王海是打假英雄还是‘刁民’”等问题展开了激烈辩论。

2024年12月中旬,王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三十年来,对职业打假人的争议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打假新趋势:直播带货与食品安全

近年来,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消费者对产品质量问题的投诉日益增多。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国12315平台接收网购投诉举报1261.1万件,其中直播带货投诉举报量逐年上升。

王海表示,直播带货市场存在诸多问题,如“三无”产品、货不对板、售后维权困难等。一些商家为了追求利润,甚至出现以次充好的情况。

打假与维权:任重道远

面对打假市场的乱象,王海呼吁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他表示,打假是为了挣钱,这样才能有更多的人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尽管职业打假人一直备受争议,但王海坚信,维护消费者权益、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是社会正义的体现。

结语

王海的故事,不仅是一个打假英雄的传奇,更是消费者权益守护者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缩影。在直播带货盛行的今天,更需要像王海这样的守护者,为消费者撑起一把正义之剑。

(本文根据澎湃新闻记者与王海的对话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