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北京市率先启动普惠托育试点,多措并举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正文: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卫健委主任刘俊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京市在托育服务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自2023年10月起,北京正式启动了普惠托育工作试点,成为全国首个制定省级普惠托育收费标准的城市。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北京市在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的改革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普惠托育,覆盖面不断扩大
目前,北京市的普惠托位数量已增至3.1万个,这一数字占据了全市托位总数的近一半(47%)。这一成就的背后,是北京市在过去三年中连续为爱心托育用人单位提供的每年12万元补助,累计发放金额高达780万元。同时,北京市还向普惠托育机构园所每月每人发放1000元补助,以及每天每平方米不超过5元的租金补助。
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需求
各区普惠托育的价格区间在每月1500元至3800元之间,平均费用为每月3000元。北京市已初步构建起以公办园托班为主渠道,托育机构和社区托育为重要依托,单位托育为有效补充的三层次供给体系。全市托位总数已达到6.7万余个。
未来展望,全面覆盖与动态调配
展望未来,北京市将在2025年针对“小小孩”的多元化托育需求,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种服务形式,并实现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全覆盖。同时,北京市还将建立学前教育资源动态调配机制,有效统筹学前学位和托育托位。指导各区优先在学前学位富余且所在地区托育需求大的公办园设置托班,并支持社会力量开设托育机构。在托班与民办托育机构均不足的地区,通过发展公建民营社区托育点,确保“小小孩”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托育服务。
结语
《中国教育报》2025年3月16日第01版刊登了记者施剑松的报道,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在普惠托育工作上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这不仅是对北京市托育服务改革的肯定,也是对未来托育服务发展的美好展望。
——END——
注:本文为虚构内容,旨在展示专业化的改写和排版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