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与重庆嘉威纠纷案一审判决揭晓:赔偿3.5亿,上诉在即
(重庆,2023年3月14日)—— 今日,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啤酒”)公布了一项重大判决结果。公司因与重庆嘉威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嘉威”)的合同纠纷一案,被判定需赔偿对方人民币3.5亿元。同时,重庆嘉威的其他诉讼请求以及重庆啤酒的反诉请求均被驳回。
一审判决对重庆啤酒2024年财报产生重大影响
此一审判决将对重庆啤酒2024年的财务报告产生显著影响。据公告,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重庆啤酒的子公司嘉士伯重庆啤酒有限公司计划计提预计负债2.54亿元,预计将减少重庆啤酒2024年度的利润总额2.54亿元,以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亿元。
重庆啤酒坚决上诉,称一审判决失公允
尽管一审判决尚未生效,案件仍在审理阶段,但重庆啤酒已在其官方公众号“嘉士伯中国”上发布了一篇题为《重庆啤酒:坚决上诉,澄清事实,维护合法权益》的长文。在文中,重庆啤酒指出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在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方面存在重大错误,显失公正,并表示已决定向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利益分配争议:品牌策略与市场竞争
双方争议的核心在于利益分配问题。重庆嘉威多次公开表示,重庆啤酒在重组后,为打击竞争对手并推广自身品牌,对重庆本地知名品牌“山城”啤酒造成了严重伤害,导致其品牌价值大幅缩水,销量急速下滑。
对此,重庆啤酒官方回应称,重庆嘉威的指控严重失实。作为品牌所有者,重庆啤酒根据市场变化和专业判断,及时调整了品牌策略。在长文中,重庆啤酒首次披露了与重庆嘉威的合作与纠纷历史,指出重庆嘉威在20年的包销协议期间形成了依附于重庆啤酒的“吸血寄生体系”。
争议焦点:包销协议与山城品牌策略
争议一:《包销协议》是否锁定嘉威20年超额利润?
自2013年起,重庆啤酒与重庆嘉威签订了为期20年的《产品包销框架协议》。根据协议,重庆嘉威负责生产“山城”啤酒,而重庆啤酒则负责包销。然而,在2024年8月,重庆嘉威向重庆啤酒提起诉讼,索赔逾6.3亿元,重庆啤酒也进行了反诉。
争议二:“山城”品牌式微是否因重啤打压?
重庆嘉威认为,“山城”品牌的衰退是由于重庆啤酒的策略失误,包括“雪藏”品牌、取消中高端产品线以及过度推广嘉士伯旗下的国际品牌。
面对这些争议,重庆啤酒强调,品牌调整是为了应对市场高端化趋势的必要举措,同时指出,嘉士伯注入的多种品牌组合对于企业的高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未来展望:上诉与合作关系再审视
不论如何,随着包销协议的到期,双方的博弈以及商业关系可能会出现新的变化。重庆啤酒对于一审判决的结果表示坚决上诉,并表示将重新审视与重庆嘉威的合作关系。
注:以上内容为改写后的博客文章,符合排版要求,旨在提供清晰、流畅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