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率地全盘否定,对这部电影实属不公之论。

admin142025-03-17 21:16:13

《平原上的火焰》:穿越时光的火焰,映照命运的轨迹

在漫长的四年延期上映后,历经更名、撤档与删减的《平原上的火焰》终于在2025年初与观众见面。原著小说《平原上的摩西》改编的剧版大放异彩,使得这部影片在豆瓣上荣膺“2025年最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

然而,电影上映后,关于“删减11分钟”的热搜话题热度远超电影本身,观众们纷纷好奇那被删减的11分钟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而非影片本身所讲述的内容。

在评价一部电影时,我们自然不能忽视其文本的完整性,因此删减的事实不可避免地给观众留下了遗憾。尽管如此,这部电影仍拥有与《坚如磐石》相似的命运:虽然不可逆转的事件对叙事有所影响,但并未直接损害其影像审美与叙事风格。

那么,让我们抛开那11分钟的争议,来探讨一下《平原上的火焰》究竟讲述了怎样的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东北下岗潮前夕,小镇上接连发生五起出租车司机遇害事件。一心想要摆脱困境的李斐,在命运的捉弄下意外卷入其中。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逃离”这一关键词在李斐身上的映射。

李斐和庄树都是工人阶层的代表,他们在时代的退潮中隐匿身份。一个渴望尽快逃离,一个却困守原地。工厂的破败与经济的萧条让整个城市弥漫着迷茫与失望,李斐的父亲失业摆摊,正如“有其父必有其女”,两人都在努力寻找逃离的出路。

然而,庄树的父亲,尽管失去了昔日的骄傲,却依旧保持着父权制度的自满,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对于未读过原著的观众来说,仅从影版《平原上的火焰》中,也能理解为何这位崇尚公序良俗的父亲,能够养育出一个游走在犯罪边缘的儿子。

当一座由工业体系构建的城市在一夜之间失去所有社会公约、管理制度和阶层差异时,即使是警察的存在也变得符号化。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背景下,普通人、警察,甚至是混混如庄树,都能轻易地反驳或杀害警察。

故事似乎到了这里,庄树成为了冲破束缚、挑战世俗的关键角色,而李斐则沉默地蜷缩在破败的厂房中,成为了一个被时代遗弃的悲剧人物。

影片中有一幕令人难忘的画面,庄树一行人挤在出租车里,在摇曳的路灯下放声大笑。这种青春式的诗意表达似乎与影片整体的破旧时代感并不协调,他们成为了时代背景下的符号化拼贴,是一群在远走他乡与坚守之间纠结的青年,找不到任何可能的归宿。

李斐是唯一一个渴望逃离的人,她一次又一次地向庄树倾诉着她想要“去南方”的愿望。然而,她的逃离只是停留在沉默的幻想中,南方究竟在哪里?对她来说并不重要,她只需要“去南方”的理由来暂时麻痹自己。

在东北的集市上,李斐购买着不属于南方的皮手套,试图购买一双塑料凉鞋,这些不合理的行为都与她想要“去南方”的愿望相悖。她距离南方最近的一次,不过是她在火车站买了四张前往深圳的车票。

按照传统的叙事技巧,李斐的父亲在枪杀警察后,影片可能会提供观众错位的视角,以提升影片的可看性。但《平原上的火焰》并没有这样做,而是专注于挖掘庄树与李斐内心深处的爱恨情仇。

李斐与庄树的感情交织在破碎感的留白中,他们的对话充满了散漫与无意义,相互依偎,试图寻找自己的价值。影片将火焰的隐喻贯穿始终,自幼在冰天雪地里长大的女孩钟爱火焰,水火不容,水与火的母题注定是二元对立的。

8年前,她要去南方,平安夜相约的真实目的不言而喻。8年后,她们见面后说的第一句话充满了无意义:“我漂亮吗”、“我错了吗”,李斐对庄树的情感更多的是寻求自我价值的认可。

对于庄树而言,李斐不再是他曾经爱慕的对象,更多是他成为警察后调查真相,并给自己、给过去一个交代的人。

钟爱火焰的李斐不属于这片时刻都在崩塌的冰天雪地,她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下岗、杀人、恋爱……但偏偏没有任何一件事情能够让她掌控,以至于她用了8年的时间想要逃离,却始终无功而返。

观众不清楚李斐是如何在8年的时间里认识孙天博的,但面对他病态的占有欲,李斐一直在极力隐藏自己内心的躁动与不甘。在极度扭曲的不堪之下,李斐在鲜血中反杀了那个男人。

周冬雨在影片中的表演令人印象深刻,她展现了一场年度最佳表演的名场面,复仇的快感夹杂着冷静的克制,即使在如此关头,李斐依旧隐藏着自己内心的躁动。她再一次选择了逃离,逃离这个看似能够为她提供“安稳”未来的男人。

每一次的逃离似乎都会受到命运的无情摧残,逃离的心绪越飞越远,反噬在自己的身上。然而,个体的信念究竟要有多强大,才能拗得过时代的下坠所造成的生活崩塌。

除了逃离,枪和火焰也成为贯穿影片始终的关键性元素。《平原上的火焰》打破了观众对传统悬疑片的固有认知,枪支在这部影片中不再具备上位者的权力隐喻。

无论是李斐父亲枪杀蒋不凡的场景,还是他自首拒捕后的枪决,甚至是李斐重伤庄树后想要饮弹自尽的画面,一切都发生在没有任何铺垫和操纵的情况下,极致地放大了血腥、错愕与恐惧的震慑力。

火焰则成为了这群失去希望人们的救赎,但每当火焰在这片平原上燃起,那幽闭的、破败的、肮脏的、野蛮的真相都会被照亮。这蔓延的罪火燃尽了女性心中被压抑的痛楚,于是我们看到了她的复仇。

在《平原上的火焰》中,性是暴力,也是解脱。但影片在一种极度的克制中缩减了这部分的比例,唯一存在的那段强制性的亲吻也缺乏了《白日焰火》中的那种魅惑力。

相反,结尾时,庄树将自己与李斐的手铐在一起,平静地坐在车灯之前,更像是贤者时刻的休整。漫天飞雪中,玉米秸秆在火焰中绽放又倒下,庄树再一次面对无序且迷茫的狂野,站在平原之上,漫无目的地前行。

《平原上的火焰》以其独特的叙事风格和深刻的主题,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部电影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让我们思考着逃离与命运、爱与恨、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复杂关系。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对原文的改写,以更流畅自然的方式呈现,同时保留了原文的核心信息和情感。排版上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符合博客发布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