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申请200万元领军人才补贴终审通过遭突然撤销,提诉指控佛山人社局违规操作

admin82025-03-18 11:43:15

标题:孔学山申请领军人才补贴之路:从希望到失望的行政诉讼历程

在佛山市,一项旨在吸引和奖励高层次人才的补贴政策,却成为了一名年轻学者孔学山(化名)心中的痛。这位90后的青年学者,凭借其在华南理工大学的优秀学术背景,本有望获得200万元的地方级领军人才补贴。然而,由于政策变更和排名时间的不符,他的申请最终被撤回,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行政诉讼过程。

一、申请之路:希望与现实的碰撞

孔学山,华南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从事博士后研究。2022年底,他看到佛山某高校的招聘信息,对佛山重视人才和科研的氛围印象深刻,于是投递了简历。2023年初,他与学校签订了合同,享受“特聘青年研究员B级”的待遇,包括30万元的安家费和住房补贴。

根据佛山市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8年发布的《佛山市全职新引进领军人才目录》,孔学山所在的华南理工大学在2023年8月15日发布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位列前150名,符合申请条件。于是,他在2023年9月提交了申请资料。

然而,就在公示前夕,孔学山的申请被佛山市人社局撤回。原因是新的人才政策要求申请者需提供2023年7月6日前的世界大学排名,而软科发布的排名是在7月6日之后。

二、行政诉讼:一波三折的维权之路

面对申请被撤回,孔学山选择了信访和行政复议,但均未获得支持。无奈之下,他起诉了佛山市人社局。

2025年1月,佛山市顺德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孔学山未提供符合新政策要求的排名,佛山市人社局的决定具有事实依据,因此驳回了他的诉讼请求。孔学山不服一审判决,选择上诉。

2025年3月6日,此案二审在佛山中院开庭审理,目前尚未宣判。

三、反思与启示:人才政策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孔学山的故事引发了对人才政策灵活性和公平性的思考。一方面,政策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政策的变更也应考虑到申请者的权益,避免因时间差造成的不公。

在这个案例中,孔学山的经历提醒我们,在制定和执行人才政策时,应更加注重细节和程序的公正性,确保每一位有才华的申请者都能得到公平的机会。

结语

孔学山的维权之路还在继续,我们期待佛山中院的二审判决能够给出一个公正的答案。同时,也希望这样的案例能够引起更多对人才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反思,让人才真正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