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表演才华,即便得到央视的大力扶持,似乎也未能充分绽放光彩。

admin82025-03-18 11:44:35

标题:内娱转型新风向:从“扮丑”到“偶像化”,正剧的困境与反思

正文:

在娱乐圈中,女演员通过“扮丑”进行角色转型早已不是新鲜事。从范冰冰、杨幂、杨颖到李沁,众多明星都曾尝试过这样的转变。如今,轮到了演员白鹿,她公开表示不再接拍偶像剧,而是希望投身于正剧的拍摄。

白鹿在采访中透露,她渴望摆脱偶像剧的束缚,挑战更为深刻的角色。她的新剧角色是一位假小子高中生,剪短发、戴牙套、涂黑皮肤、外八字走路,与以往清丽的形象截然不同。该剧开播后,迅速获得了极高的热度,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搜,播出四集后收视便冲到了全国第一。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她的转型成功了呢?

《北上》作为一部改编自茅奖获奖作品的剧集,继《人世间》《繁花》之后,再次将经典文学作品搬上荧幕。原著讲述了运河儿女百年的奋斗史,而剧版则聚焦于千禧年运河边的一群少年,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成长和家庭百态。这部作品有着国产《请回答1988》的潜力,但与大多数年代剧不同的是,它回到了90后的时代,融入了老版QQ、百度贴吧、超女李宇春等时代元素,试图唤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

然而,鱼叔在追剧后却感到失望。年轻一代的故事依旧带有古早偶像剧的影子,白鹿饰演的女主如同传统言情剧中的“平凡女主”,长相普通、成绩不佳,却善良、仗义、人缘好。男主角则是一个叛逆的少年,身边围绕着性格各异的好兄弟和女主。这种“男主+小团体”的设定,让人联想到“F4”的感觉。

剧中还有一位“完美”的女二,出身不幸却貌美聪慧,与女主是亲如姐妹的好友,对男主也暗生情愫。然而,她看出男主对女主的感情,不忍心伤害朋友,只能默默心碎。这样的角色设定,让人想起了过去言情剧中那些无可挑剔却爱而不得的女二。

父母一辈的群像戏则像早年八点档肥皂剧,围绕家庭矛盾展开强烈冲突,出轨、误会、经济困境导致的婚姻危机,强势婆婆和窝囊丈夫导致的婆媳大战,财产继承引发的兄妹纠纷,狗血要素一应俱全。

角色设定上,也充满了熟悉感。女主的父亲踏实不善言辞,母亲善良但性情火爆,两人日常斗嘴却感情深厚。男主的父亲曾是船夫,如今因运河路被高速路取代而失业,整日酗酒。母亲则为生计奔波,尝尽苦头。女二的原生家庭则是典型的负面教材,父亲早逝,继父偷看她洗澡,母亲生了弟弟后抛下她,后又去做了传销。她只能和忠厚善良的奶奶相依为命。

然而,这样的家庭狗血和青春疼痛,在鱼叔看来,不过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的翻版。无论是上一代还是下一代,都在戏剧冲突上用力过猛,让人感觉“太吵了”。大人吵,小孩也吵,一点小事就能闹得天翻地覆。

这部剧看似主打温情,但在情感上却难以引起共鸣。一方面,所谓的日常烟火气完全依赖吵闹场景和琐碎矛盾,从冲突到和解,转折太快,表达过于夸张。另一方面,作为一部年代剧,却未能还原出应有的年代感。故事明明发生在21世纪,视觉上却像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完全没有千禧年的明亮与活力。

在鱼叔看来,这部剧的核心问题在于人物群像的塑造过于单薄无力,主角形象刻板,情感推进依赖误会和巧合,配角也沦为工具人。演技方面,男女主演年龄本就不适配,为表现青春昂扬,都像是刻意提着一股劲,让人出戏。

最重要的是,众多故事线杂乱无序,没有聚焦的主题和情感落点。从中关村追梦少年到异地夫妻的感情状况,从性骚扰的社会事件到青春期的初恋故事,情感不断失焦,不同主题之间的联系和过渡也不够自然流畅。

白鹿的转型之路并不平坦,而她的失败也并非个案。内娱中,许多演偶像剧的年轻演员都希望通过正剧转型,但所谓的正剧却越来越“偶像化”。许多剧即使改编自经典文学IP、获奖小说,拍的还是偶像剧情节,让观众对正剧的期待更加模糊。

这种“转型”的双向错位,不仅让演员的努力力不从心,也让观众对正剧的期待更加模糊。越来越多的正剧,因为难以脱离流量和话题的桎梏,成了偶像剧的新变种。偶像剧并非原罪,但“离地飞翔”的悬浮才是。

现实主义的正剧愈发悬浮,本质上还是源于创作者既要又要的心态。既想要原著的名气,又不敢碰原作的批判锐度和思考深度。到头来,在戏剧冲突上用力过猛,却压缩了历史和人性的格局。

白鹿的翻车,只是一个缩影。在娱乐圈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我们期待着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光鲜。

(全文完)

[如果觉得不错,就随手点个“赞”和“推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