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揭秘“代帮忙”业务:网络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作者: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实习生 姚媛媛
日期:2023年3月
在社交媒体的角落里,悄然兴起了一股名为“代帮忙”的服务潮流。这些服务涵盖了从代请假、举报学校违规行为到代打电话、发短信等各式各样的需求。价格不一,但都声称能够以公道的价格完成,且保证用户隐私绝对保密。
多样化的服务,价格不一
3月17日至18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爆料,声称可以提供从帮学生请假到举报学校违规行为等一系列服务。据记者调查,这类服务的操作流程和信息核实环节存在不少争议。服务内容涉及各行各业,包括代请假、举报违规补课、投诉物业、代打电话、发短信等,价格从几元到数百元不等。
“代帮忙”业务,背后有何风险?
有从事“代帮忙”业务的商家透露,以前的主要业务是帮打电话、投诉物业等,不同业务存在不同价格。一位律师指出,此类行为可能存在泄露他人隐私和违法犯罪等问题。
网络平台上,代帮忙业务活跃
在网络上搜索“帮举报”、“代投诉”等关键词,会弹出各种页面,包括举报老师补课、学校违规行为等,这些帖子还吸引了大量关注者。例如,一位网友在“学校违规行为,我们来举报!”的帖子中表示,希望有人能帮忙举报学校不执行双休政策。帖子发布者回复称,提供专业举报服务,价格公道。
“代帮忙”商家:不同业务,不同价格
记者与一位名为代女士的商家进行了私下沟通。代女士透露,需要看到具体举报的内容,不同的业务,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她提供的帮忙打电话举报学校违规行为的收费为66元,发举报短信则收费50元。
隐私泄露与法律风险并存
律师胡磊指出,这类“代帮忙”服务可能涉及隐私泄露和法律风险。用户在交易过程中,若将个人隐私信息提供给“代帮忙”商家,可能会陷入信息安全的雷区。根据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警惕“代帮忙”背后的灰色产业链
“代帮忙”服务虽然为某些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但其背后的隐私泄露和法律风险不容忽视。消费者在选择此类服务时,应充分考虑自身权益保护,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或消费陷阱。
结语: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面对“代帮忙”这类服务时,我们需要保持警惕,理性选择,以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