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一场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未来盛会在3月19日隆重开幕。成都高新区,作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创新应用先导区的重要基地,正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
【现场快讯】 会议现场,红星新闻记者获得了独家信息,成都高新区即将推出一系列人工智能专项政策,以强劲的扶持力度引领行业前进。据悉,每年将投入高达1亿元用于算力券、场景专项资金以及模型扶持资金,同时,对关键技术攻关的企业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资助。
【政策聚焦】 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的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区域发展的战略举措。他们采用“政策支持牵引、中试平台熟化、领军人才聚集、基金助推发展、机会清单引导、专业园区建设”的全方位策略,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产业的强风,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
【人才激励】 在人才聚集方面,即将出台的专项政策将为符合条件的优秀人工智能人才提供最高50万元的奖励。同时,成都高新区将发布《急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人工智能类人才)目录》,以优化人工智能人才队伍的结构。
【基金与发展】 在基金助推发展方面,成都高新区已设立了10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并储备了超过70亿元的子基金。此外,通过发布场景机会清单,成都高新区已向中小科技型企业释放了累计2亿元的场景城市机会。
【专业园区建设】 成都高新区在新川创新科技园打造诸葛空间,致力于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园区还将建设机器人公园,以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推动机器人技术在工业制造、社区养老、商业零售、农业采摘、学校医院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政策回顾】 去年11月,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启动了《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申报工作,人工智能被列为首位,为企业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研发补助。
【企业聚集】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了超过500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其中链主企业6家,专精特新企业超过130家。至2025年1月,已备案的72个深度合成算法,标志着该区域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体系已初步形成。
【中试平台】 在中试平台熟化方面,成都高新区已建立起覆盖机器人研发、测试、生产全链条的中试服务体系,助力企业跨越产业化道路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展望】 今年,成都高新区计划落地具身人形机器人的中试熟化产线,预计年产能达到20台,进一步提升人形机器人的性能指标。
本次发布会由红星新闻记者王俊峰报道,摄影记者杨译焮捕捉精彩瞬间。编辑欧鹏对文章进行了精心排版。
——完——
注:以上内容为改写后的博客发布格式,以符合博客排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