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古镇街道上近半数酱香酒坊闭门歇业,部分业主投身网约车行业!微型酒坊创新求生,推出“每瓶均可定制”服务

admin152025-03-21 14:37:13

标题:茅台镇酱酒一条街:繁华褪去,冷清成常态

正文:

——走进茅台镇,感受酱酒产业的冷清变迁

【导语】茅台镇,这个曾因酱香白酒而声名鹊起的地方,如今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将带您走进茅台镇酱酒一条街,一探究竟。

全文共计3355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一、昔日繁华,今朝冷清

“冷清”,或许是用来形容茅台镇酱酒一条街现状的最佳词汇。北京商报记者刘一博和冯若男亲临现场,记录下了这一幕幕变迁。

茅台镇本地网约车司机李黔(化名)表示,近年来,茅台镇酱酒生意大不如前。四五年前,来投资咨询酱酒生意的人络绎不绝,每家门店都挤满了咨询贴牌与基酒收购的顾客,但如今,这些门店几乎无人问津。

二、店铺关停,转型艰难

3月中旬,茅台镇迎来了蒙蒙细雨,气温骤降,与天气一同降温的,还有茅台镇火热的酱酒生意。记者走访发现,部分店铺已经停业并转让。据统计,一条街道十余家店铺中,近50%的酱酒销售店铺关门,其中近30%已张贴转让信息。

从2018年“酱酒热”盛行至今,随着茅台镇产能的过度开发以及消费力减弱,酱酒行业迎来了“阵痛”。贵州茅台也在这场“阵痛”中受到了一定冲击。

三、品质为王,优胜劣汰

在茅台镇长征路的酱酒一条街上,许多门店虽然敞开大门,但店内除了销售人员外,空无一人。李黔表示,以前这条街非常热闹,每天都要往返几次,甚至会出现堵车现象。而现在,由于酱酒市场不景气,很少有顾客前来挑选,门店也显得冷清许多。

“以前一瓶就能定制的现象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行业火热的时候,我们的起订量有好几档,最低档也要500—600箱起订。现在订单少了,无论起订量多少,能开一单是一单。”一家中小型酒企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

四、环保整治,理性回归

无论是部分酒厂、门店关停倒闭,还是起订量与散酒价格打破“底线”,其背后不仅是协会出于环境保护从政策端清理“小散弱”企业的被动选择,同时也是酱酒行业回归理性发展的必然结果。

仁怀市发布《仁怀市白酒产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送审稿)》,整改茅台镇近600家“小散弱”企业。其中,茅台镇仁溪沟、兰家湾、青草坝和岩滩片区将作为试点整治区域率先展开治理工作。

五、头部企业,稳扎稳打

在行业理性发展的冲击与行业整顿的影响下,伴随着此轮酱酒赛道停产潮,品牌集中度加强的同时,头部企业与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境遇却不尽相同。

以贵州茅台为例,尽管产量有所下降,但贵州茅台的扩产脚步却从未停止。贵州茅台方面表示,后续产能建设与投放,将充分考虑生态环境承载、原辅料供给、工匠队伍配备等因素,结合市场情况,科学有序推进。

六、创新路径,寻求突破

在激烈竞争之下,中小酱酒企业并非走进了“死胡同”,通过“酒庄模式”“文旅融合”等创新路径仍然走得通。只有极小部分企业可以转型为精品酒庄和圈层品牌,实现经营创新。

结语:

茅台镇酱酒一条街的变迁,反映了酱酒行业的现状。在市场调整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编辑:汪乃馨 图片:北京商报、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