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医保改革春风吹,医药行业资金流转难题或将迎刃而解
作者:李映泉(证券时报记者)
日期:2024年11月
长期以来,医药行业的资金流转问题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医疗机构和药企的头顶。在传统的医保结算模式下,医疗机构面临着巨大的垫付资金压力,而药品耗材企业的回款周期动辄长达半年,这对行业的健康发展构成了严重制约。
医保结算改革:三结算体系应运而生
2024年11月,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在调研医疗保障工作时,提出了创新医保基金结算方式,即以直接结算、即时结算、同步结算(统称“三结算”)为基础的医保科学结算体系。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国80%左右的统筹地区将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到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都将达到这一目标。
即时结算改革:破除传统结算难题
一场以“即时结算”为核心的医保结算模式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在改革之前,医保基金对定点医疗机构结算主要采用“后付制”模式,即医保经办机构每月将医疗费拨付给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再定期将药款支付给药品耗材企业。然而,这种模式下,医院拖欠药企费用的问题长期存在,回款周期普遍在3个月至1年之间,平均约半年。
国家医保局医保中心主任王文君指出,资金流转不畅不仅影响医疗机构现金流,也给药耗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据商务部发布的《2023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医疗机构应收账款回款天数平均为152天,比2022年增加了2天。
改革成效显著,行业期待更多利好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即时结算、直接结算等措施正逐步缓解医院的经营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减轻药企的资金成本。例如,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25年1月全面推行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模式以来,已实现患者出院结算后,医保资金次日到账。
药企方面,京新药业、鹭燕医药、重药控股和迪瑞医疗等均表示,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将加快资金回笼,对药企产生积极影响。湖北鄂州国药控股洪泰医药有限公司负责人宋子严也表示,医保基金直接结算后,公司没有了回款压力,运营效率显著提高。
尽管改革初期成效尚待显现,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即时结算改革对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影响是积极的,尤其是对于化学制药和中药企业,改革的边际改善将更为显著。
结语:随着医保结算改革的不断深化,医药行业的资金流转难题有望得到有效缓解,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改革的最终成果,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便捷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