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揭秘“开盒”:网络暴力新形态,隐私泄露的恐慌
最近,一个词在网络上频繁出现——“开盒”。这个词指的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有意公开的行为。通常,这种行为是为了在网上攻击、羞辱或报复他人。这个词之所以在近日频繁出现,是因为一起网络暴力事件。
3月12日,某娱乐博主发布了韩星张元英的活动行程,并配文:“这是什么魔鬼行程,看秀当天往返……”一网友在评论区吐槽:“12小时的飞行又不是她自己开飞机……头等舱睡觉不要太舒服啊……还魔鬼行程,真是什么话都说出来了……”此话一出,激起部分粉丝不满。
很快,一位粉丝曝出该网友的姓名、电话、工作等大量隐私信息,挂出其主页内容。向该网友及其家属不断拨打骚扰电话、发辱骂信息。甚至有粉丝直接去她的工作地踩点、恐吓。事态愈演愈烈,很多网友看不下去,声援素人孕妇。
原来,她的真实身份是百度副总裁之女,年仅13岁。接下来,事态迅速出圈。一边是其父亲紧急发朋友圈道歉。另一边,女儿仍在不断开盒。迄今为止,大众的不满情绪已经波及到张元英本人及其粉丝群体。
张元英代言品牌的宣传微博下,热评都是质疑声。了解了来龙去脉,鱼叔也不寒而栗。饭圈大战、网络暴力,已经升级到这种地步了吗?今天不妨趁着热度,一起聊聊“开盒”这个事。
“开盒”事件曝出后,鱼叔首先想到一部电影情节。片中,一个女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遭到全网唾弃,被扣上莫须有的罪名。过去的言论被一一扒出,成为罪证。从长相到内在,都遭到毫不留情的judge。被讥讽:长得普通,还善妒、恶毒。
看着这些言论,她自己都觉得不认识自己了。重压之下,她决定自杀。但,还没实施,舆论就迅速逆转。不少人指出她是无辜的,开始陆陆续续有人替她说话。当时曝光她隐私的人,反被曝光,被公开个人信息、职业、住址……进而遭到口诛笔伐。
而这两个先后被开盒网暴的人,现实中压根没有交集。当面撞见,一时都认不出彼此。这是2014年日本电影《白雪公主杀人事件》中的情节。却和这次开盒事件极为相似。
开盒者先是曝了素人孕妇信息,让她无故遭网友围剿。现如今,开盒者又反遭开盒。其真实姓名、学校、照片、过往发言和家庭关系等,完全袒露在大众眼前。当然,这次事件中,“开盒者不只百度副总裁之女一人,而百度副总裁之女开盒的也不止素人孕妇一人。”网暴范围比我们看到的更广。
这件事可怕的地方,超出我们的想象。一是,无辜者被无端攻击。以前觉得饭圈恶斗,是喜好不同之争。或是为特定目的,像冲榜、刷人气,抹差评之类的。但,这次事件中,当事人仅发表中立观点。
重点是对娱乐号营销方向的不满,没有涉及对明星的攻击。实际上,她曾在自己微博中多次表达对张元英的喜爱。结果却遭张元英粉丝攻击,实为荒诞。
二是,攻击者手段极端,毫无同理心。发现她是孕妇后,不仅没有停止散布隐私,还进一步诅咒胎儿畸形,加剧网暴。被开盒者的微博,像是一个日常吐苦水的小号。偶尔发布对婚姻、家庭生活的不满和感慨。其实就是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碎碎念。
却遭大量截图转发,被当作软肋围观、攻击。截至15号中午,粉丝号网暴素人孕妇的微博,点赞量已近4万。最让人胆寒的是,“一些人仅凭这些只言片语,就定罪她是‘骗婚女’。恶毒发言‘希望她被家暴打死’。甚至以此介入对方家事,刺激家庭矛盾。将素人孕妇的微博内容,擅自扭曲化转达给她的丈夫。”
不敢想象,这会对一个家庭、一个孕妇会造成怎样的伤害。而网暴者对其他网友的开盒,除了线上骚扰外,还有给素人女生AI脱衣的。
三是,“开盒”竟是如此轻而易举的事。张元英粉丝不仅第一时间曝出素人孕妇信息,之后又批量开盒其他主张正义的网友,其中很多人只是发表了简短评论。
后续曝出的粉丝群消息中,有开盒者放言:“‘开盒跟喝水一样’‘我之前开过很多’。”这些“豪言壮语”,未必是信口开河。追溯起来,“开盒”现象由来已久,并不罕见。
前两年,许多明星、网红就遭集中开盒。杨迪被开盒后,骚扰电话不断,被迫换号。赵露思、张予曦、金星等人因为公开谴责虐待动物者,都遭开盒。还有许多粉丝上千万的网红,无故被开盒。遭骚扰、造谣,家人也受牵连。
很多人被迫退网、搬家,患上心理疾病。甚至不止于饭圈、娱乐圈、网红圈。社媒平台上,有很多普通人发布的相关帖子。有的人仅仅是拒绝追求者,就遭到开盒……
让人不敢相信,这样的恶意来得如此“理所当然”,这样的隐私暴露得如此轻而易举。很多人好奇,这些人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如何仅仅通过ID名,就掌握所有信息?
网上曾流传一张图,显示当事女孩回复“家长给的”,她的朋友也说是“百度数据库”。但,这个说法并不现实,更像是有意炫富。而最近百度官方也发表声明,证实这张截图不实,且经过调查,开盒信息来自海外的“社工库”。
其实,目前大部分开盒行为的核心技术手段都是利用海外数据库“社工库”。到底是什么样的数据库?什么来头?《今日说法》《焦点访谈》等节目曾在相关专题报道中有过详细披露。
“社工库”是一个汇集了大量公民隐私信息的非法数据库。其中的数据源于数据泄露、黑客攻击、社交媒体等。这些信息被整合后,形成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专供不法分子使用、传播、交易。
人们常说的“社工库”,其实并不特指同一个大型数据库,而是泛指这一类包含大量非法收集的个人信息数据库。不同社工库背后,是不同的非法运营者。
运营者通过特定频道定期发布相关信息,像数据更新、查询教程等内容。频道订阅者只要付费,就能获取社工库的查询服务,在极短时间内得到他人的隐私信息。
例如,通过输入一个QQ号,就可以在社工库中查询到绑定的手机号、所在城市、微博账号等信息。而且,随着需求扩大,这个库一直在不断更新、扩充状态。
据称,“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块,‘祖上三代都有能力查出来’。”那么,这些数据库运营者,都是些什么人?为何要做这样的事?
一个元老级开盒者表示,他最初只是在和别人打游戏时发生了口角。为了报复回去,就曝出隐私信息吓唬对方。至于数据来源,不过是利用了大数据安全漏洞,稍作搜寻。
体会到复仇快感后,这一招就成了他频繁使用的拿手绝活。做的多了,就有不少中、小学生追随他。让他帮忙报复,或是传授开盒技术。渐渐,就形成了一个小圈子。
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开盒者没什么明确对象,就以吓唬别人取乐。曾集中开盒过粉丝量大的网红。目的不过是想看他们害怕的样子,好证明自己的能力。
随着越来越多人找上门,他们发现了商机。开盒成了生财手段,“删除开盒信息”的要求也带来了意外之财。他们有了一套分工明细,有固定流程的成熟产业链。
人气渐涨,频道也能靠接广告盈利。开盒,成了网上骂战的有力武器。两败俱伤的网暴,开盒运营者的收益也极易翻倍。有人因为被开盒,想要报复回去,转过来再开对方的盒。
甚至有时,开盒运营者还会混入饭圈、球迷圈的骂战之中。故意挑拨离间,诱导情绪上头的网友开盒。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不断有新的人模仿、加入。
这也导致很多开盒头目被抓进去后,开盒的情况也没有得到遏制。调查相关案件的警方表示,这些开盒者的共性是:较为年轻,互联网或游戏的重度用户。
那么,年仅13岁的百度副总裁之女参与开盒,或许并非偶然。说起来,曝光隐私、群体网暴都不是新鲜事。早年有“人肉”的说法,也一样大多是年轻人的网络狂欢。
相比之下,“开盒”是更极端的发展。以前至多曝光真实姓名、地址和电话。现在能直接抓取全线网络数据,包括喜好、观点,还原一个完整的赛博人格。
而在当下这个大数据时代,一个人的网络信息也越来越接本人的真实生活。《黑镜》中有一集。一个女子的男友去世后,拥有了一个AI机器人版的男友。
不只外形还原,说话习惯和情感表达都宛如男友复活。关键就在于,AI公司抓取了男友所有的上网痕迹。包括社媒内容、私人邮箱,甚至是已经删掉的信息。
同样,惊悚爱情剧《你》中,一个阴险的变态男,整日沉迷于“狩猎”女性。但他却有能力让每个目标主动上钩,死心塌地爱上他。仅仅因为,他善于在互联网和社媒上收集信息。
而目标对象的情感需求和心理弱点,恰恰藏在这些网络碎片之中。就像现在。这次开盒事件被曝光至今,素人孕妇得到了很多支持和关切的声音。
但,她留下的大量网络痕迹仍是她的弱点。会发现,很多网友依然在根据她的微博内容,延续审判。用“虽然开盒不对,但是她……”的句式,无行中构成一轮又一轮的新网暴。
这次事件爆发后,也让许多人表示担心:被开盒后怎么办?对此,很多遭遇开盒的受害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虽然这样的现象目前很难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但只要越来越多人报警,数个案件串联后,就能得到更多线索。
根据最新的法律信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