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举措:全面深化涉企收费治理,护航企业发展
撰文 | 董鑫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企业的合理负担至关重要。近期,国务院对治理违规涉企收费问题作出了新的部署,旨在构建更加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助力企业发展。
3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总理李强亲自主持,深入探讨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具体措施。
此次会议明确了一系列监管措施,旨在全方位、深层次地规范涉企收费,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两大关键词,确保收费规范透明
在众多措施中,有两个关键词尤为重要:
第一,收费法定。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持续开展涉企收费的清理整治工作,但违规行为依然存在。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局长罗文在2024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透露,市场监管总局去年查处了3042件涉企违规收费案件,责令退还企业13.6亿元。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行为。此次国常会进一步明确,收费项目必须具备明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
会议强调,要健全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对所有收费项目进行公开透明化管理,明确服务内容、标准及收费额度。对于无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收费项目,将一律予以取消;对于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行为,将坚决予以纠正;对于新出台的涉企收费政策,将加强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会预期影响的审核。
第二,长效监管。
涉企收费监管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国常会提出,要聚焦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机构、行业协会商会等涉企收费主体,强化全过程监管,构建协同高效的长效监管机制。
市场监管总局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4000余个涉企收费监测点,旨在实现违规收费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同时,市场监管总局还推进了《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合规指南》的发布,为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收费行为的监管提供了依据和指导。
地方层面,甘肃省率先探索建立涉企违规收费整治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化、常态化推进涉企违规收费监管整治,坚决纠治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问题。
涉企收费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成本和发展环境。此次国务院的系列举措,无疑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动力。
备注:本文旨在提供更流畅、自然的阅读体验,同时保持原内容的专业性和完整性。排版上,适当增加了段落间隔和标题,以符合博客发布的排版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