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再发退市警报,新研股份跌入深渊:一场精心编排的剧本
近日,证监会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又有一家企业被列入“退市预备”名单。这家不幸的企业正是新研股份。3月18日晚间,这家上市公司因2024财年净资产为负,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自3月20日起更名为*ST新研。
资不抵债,新研股份的财务状况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可以预见,那些原本就身处困境的10万股民,将面临更加残酷的市场洗礼。然而,新研股份的衰落并非偶然,回顾其过往,仿佛一切都在“剧本”中早已编排好。
新研股份的兴衰史,是一部典型的“靠政策红利上位,用财务造假续命,然后在泡沫破灭前套现离场”的悲剧。这家企业原本以“农机+军工”双主业运营,但其根基却在农机领域。而“新研”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新研”并非“新的研究”,而是源于新疆机械研究院。这家成立于60年代的科研院所,是新研股份全称“新疆机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由来。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高度重视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国范围内设立了众多农业机械研发机构。新疆作为农业和畜牧业大省,急需提升生产效率,因此新疆机械研究院应运而生,专注于农牧机械的研发,并重点开发适应高寒、干旱等特殊环境的农业机械。
原本只负责研究的研究院,在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设立了机电装备中心负责生产制造,实现了研究成果的直接转化。到90年代,新疆研究院已经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有企业。
2006年,在国企改制民营化的浪潮下,研究院的核心团队获得了控股权,新研股份就此诞生。当时,中国农机行业正值红利期,新研股份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享受到了政策红利的巨大推动。
然而,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调整,新研股份的辉煌不再。2015年起,补贴预算首次没有增加,预示着政策红利的好日子即将结束。新研股份的股东们为了维持股价,提前布局并购,但最终泡沫破灭,真相大白。
实控人周卫华在新研股份行情最好的2014-2018年间套现了约4.6亿,2019年又通过协议转让的形式把控股权卖掉,套现2.5亿。最终,在2021年底,周卫华彻底清仓,合计套现约7.9亿。
如今,新研股份的财务造假行为被曝光,泡沫破裂,股价一路下跌。而那些“安全上岸”的实控人、原始股东、并购方和机构们,却将困境留给了10万股民。关于*ST新研的未来,只能说,愿赌服输,各安天命。
【排版说明】
本文采用博客发布排版,标题使用了加粗和斜体,以突出重点。正文部分段落分明,每段开头缩进,便于阅读。此外,适当添加了过渡段落,使文章结构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