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改写:违规自制氢气气球行为遭严查!北京警方不懈打击非法销售与制造活动

admin72025-03-24 21:49:17

标题:氢气球安全隐患警示:警惕易燃气体带来的风险

近年来,氢气球因其独特的漂浮效果和时尚的造型,深受大众喜爱,尤其受到儿童的喜爱。然而,这种看似无害的玩具背后,却潜藏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氢气球爆炸事故频发,警惕风险

据统计,全国各地公园、商圈、景区等公共场所附近,时常可见游商售卖氢气球。这类气球以新颖的外观和低廉的价格吸引着消费者,尤其是儿童。但事实上,部分气球内填充的气体为氢气,具有极高的可燃性,一旦遇到火源、静电或强烈摩擦,极易发生爆炸。

警方查办非法自制氢气球案件

近日,北京警方成功查办多起非法自制氢气并灌装气球进行售卖的案件。调查发现,大部分违法人员在住所或车内无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自制氢气,再将氢气充进气球中出售。

消防部门提醒:氢气球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提醒公众,氢气作为一种易燃易爆气体,在遇到明火、静电、太阳暴晒甚至气球之间的摩擦时,都极易引发爆燃。在公共场所贩卖或携带氢气球,会给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

氢气球爆炸案例警示

2024年12月31日晚,河南省信阳市万达广场发生氢气球爆燃事故。2025年1月1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广场附近,人们在跨年倒数时,烟花火星击中密集人群中未升空的气球,导致气球燃烧。幸亏游客及时疏散,未造成人员伤亡。

警方严打非法自制氢气球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天宫院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巡查中,发现一名游商在幼儿园附近售卖氢气球。民警立即制止,并随后在游商住处将其抓获。经查,该游商在无资质、无安全防护的情况下非法生产氢气,并充进气球进行售卖,目前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法律严惩非法制售氢气球行为

警方表示,该游商的行为已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危险作业罪相关规定,最高可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非法制造、储存危险物质的行为,可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专家提醒:切勿购买未知气体填充的气球

应急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陈远征提醒,若无法确定气球填充的气体,请勿购买。如果不慎购买了氢气球,请远离高温和火源,避免将气球带入电梯、公交车或车内。

紧急应对氢气球爆燃

若氢气球在家中发生爆燃,请首先确保人身安全,迅速远离爆燃区域。若衣物着火,立即用厚毯子覆盖或在地上打滚。迅速切断火源和电源,关闭电器、移除可燃物。小范围火焰可用湿毛巾、灭火毯或干粉灭火器灭火。若火势失控,应立即撤离并拨打火警电话119。

结语

为了您和他人的安全,请勿购买、使用氢气球。让我们共同携手,远离危险,共建平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