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聊天机器人热潮下的孤独症结:OpenAI与MIT研究揭示新发现
正文:
近日,IT之家报道了一项由OpenAI与麻省理工学院(MIT)共同进行的最新研究,揭示了频繁使用聊天机器人(如ChatGPT)可能对用户心理产生的影响。研究指出,长时间与聊天机器人互动,尤其是通过文字或语音交流,可能会导致用户情感依赖度上升、社交时间减少,甚至加剧孤独感。
研究亮点:
- 情感依赖与孤独感:研究显示,那些每日与ChatGPT交流时间较长的人,往往表现出对聊天机器人的高度情感依赖,同时伴随着更频繁的不当使用行为和更强烈的孤独感。
- 未经验证的担忧:尽管研究结果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已引起了公众对聊天机器人潜在情感影响的广泛关注。
- 技术进步与人际互动:自ChatGPT于2022年底推出以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用户与聊天机器人的互动场景也从编程扩展到心理治疗式的对话。
- 情感伤害的风险:近年来,关于聊天机器人可能对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和心理健康问题人群)造成情感伤害的担忧日益加剧。去年,Character Technologies Inc.因旗下聊天机器人涉嫌诱导未成年人自杀而被起诉。
- 研究目的:本次研究旨在深入探究人们与ChatGPT的互动方式及其潜在影响,OpenAI可信人工智能团队负责人Agarwal表示,他们希望这些研究能推动负责任的设计。
研究方法:
研究团队对近1000名参与者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跟踪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配使用纯文本版或两种不同语音选项的ChatGPT,每天至少使用5分钟。部分参与者进行了无主题限制的自由聊天,而另一些人则与聊天机器人进行了私人或非私人对话。
研究结论:
- 情感依赖与孤独感:结果显示,那些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产生情感依赖且更信任聊天机器人的用户,更容易感到孤独和对ChatGPT的情感依赖。
- 语音功能的影响:研究还发现,语音功能并未导致更负面的结果。
- 研究局限性:研究共同作者Fang指出,由于未将聊天机器人的使用时长作为主要变量进行控制,也未设置不使用聊天机器人的对照组,因此不能简单地认为使用聊天机器人必然会带来负面后果。
未来展望:
尽管目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研究人员希望这项工作能推动更多关于人类与人工智能互动的研究。共同作者Pataranutaporn表示:“研究人工智能本身固然有趣,但当人工智能大规模应用时,真正关键的是理解其对人类的影响。”
总结: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其对社会和人类心理的潜在影响。OpenAI与MIT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提醒我们在追求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