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比亚迪汽车以卓越表现再创新高,全年销量突破427万辆,续写品牌辉煌篇章。在众多车型中,王朝网旗下的秦家族尤为引人注目,以其丰富的产品线,为比亚迪贡献了巨大的销量,其中最高销量月份更是突破8万辆,创下了新的销售纪录。
从秦PLUS DM-i(参数 | 图片),到秦PLUS EV,再到秦L DM-i,这一系列车型的高低搭配,在轿车市场掀起了一股新能源的强劲攻势。
然而,细心观察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按照比亚迪一贯的单车型“纯电、插混”双线并行战略,秦家族中还有一位重量级选手尚未登场,那就是本文的主角——秦L EV。就在昨晚,这款车型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仅从综合配置来看,秦L EV就展现出了“标配”的决心。
例如,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智驾系统;全系采用后驱布局;全系配备前双球头麦弗逊独立悬架+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全系拥有65L的前备箱;全系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搭载高度集成的八合一后驱动力总成;再如,全系采用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诸多亮点让人眼前一亮。
再来看售价,11.98万元至13.98万元的区间定价,可以说诚意满满。在高配车型上,更是罕见地加入了“冰箱”等配置。此外,每百公里电耗仅为10.8kWh,CLTC综合工况续航提供470km与545km两个版本,轴距更是达到了越级的2820mm。
随着秦L EV的上市,秦家族终于迎来了完整阵容。从理性客观的角度来看,秦L EV的竞争对手直指同样起售价为11.98万元的小鹏MONA M03。自去年12月以来,MONA M03的销量已经超过1.5万辆,即便在1月和2月的春节期间,销量也保持在这一水平线上。
对于小鹏这家新势力造车品牌而言,MONA M03无疑是“中流砥柱”。在轿车市场中,它也是为数不多的纯电爆款之一。将秦L EV与MONA M03进行对比,秦L EV在车身尺寸、空间实用性、能耗经济性、配置丰富性、智驾功能性以及底盘悬架规格、驱动形式上占据优势,而MONA M03则在综合续航、动力性能、智能座舱体验上更为出色。两者产品力相当,可以说是“各有千秋”。
在渠道方面,比亚迪王朝网的布局在数量上遥遥领先,尤其是在下沉市场,为秦L EV的终端销售提供了有利条件。考虑到MONA M03稳定的月销量,秦L EV达到这一数字的难度并不大。
随着秦L EV的加入,秦家族有望重回单月8万辆以上的销量水平,全年冲击百万辆大关也并非没有可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当前汽车行业的现状。
实际上,自2020年起,随着SUV总销量首次超越轿车,市场格局开始发生变化。SUV的持续增长与轿车的稳步发展,形成了一幅鲜明对比。去年,整个汽车市场的同比销量涨幅达到5.5%,其中SUV涨幅为9.7%,而轿车仅为1.8%。特别是A级轿车,虽然市场规模达到343万辆,但同比下滑21.5%,令人关注。与此同时,B级轿车销量达到380.8万辆,同比增长22.8%,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这些数据反映出用户认知和消费结构的快速迭代。面对这一变化,主机厂必须迅速做出应对。持续的新能源转型、智能化的提升、极致的性价比以及“以大博小”的策略,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比亚迪对此有着深刻的理解。秦L EV的出现,正是这一需求的产物。B级轿车的尺寸,A级轿车的价格,DM-i与EV版本的陆续推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选择。
相比之下,像丰田卡罗拉、大众朗逸、日产轩逸这样的传统燃油车霸主,为何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根本原因在于它们的产品力与新时代的需求开始脱节。无奈之下,这些品牌不得不通过大幅降价来维持市场份额。
尽管SUV成为了市场的新宠,但轿车尤其是A级轿车与B级轿车加起来的市场规模,仍超过每年700万辆。各大主机厂都渴望在这块“蛋糕”上分得一杯羹。而比亚迪秦L EV与小鹏MONA M03的崛起,很可能形成“双寡头”格局,进一步削弱弱势品牌的份额。中国轿车市场的格局,也正从合资品牌的统治地位,逐渐转变为自主品牌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