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博鳌亚洲论坛特别报道 | 北京大学杰出教授姚洋指出:提升经济活力,民营企业信心有望恢复至七成

admin102025-03-26 16:14:49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盛况:姚洋教授深度解读中国经济与AI发展

(北京商报讯) 2025年3月25日至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在海南博鳌隆重召开。期间,北京商报记者有幸专访了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就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GDP目标与经济政策:宽松基调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经济增长目标设定在5%左右。姚洋教授对此表示,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展现出了强大的支持力度。

在货币政策方面,政府确定了2%的通胀目标,旨在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从0%左右转为正增长。这预示着2025年的货币政策将保持宽松,央行也多次表态将适时降息,这将是货币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

财政政策:12万亿元债务助力经济增长

在财政政策层面,今年政府新发行债务总额高达12万亿元,加上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总规模达到4.4万亿元。姚洋教授指出,这次地方政府专项债的用途不仅限于投资,还涵盖了地方政府的“三保”、基建投资和购买存量房等多个方面。这些措施将为今年的经济增长、提振国内需求和促进经济复苏提供关键支撑。

AI发展:重塑产业竞争力与创造就业机会

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姚洋教授针对DeepSeek的火爆现象表示,这反映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快速发展,但主要集中在通用部分。为了使AI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将其深入到垂直领域。

姚洋教授进一步指出,AI的发展并非替代劳动力,而是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短期内,AI可能会替代一些日常的、重复性的工作,但通过适应和学会使用AI,这些替代可以转化为新的生产力。

版权问题与AI发展:构建合理付费生态

在讨论AI发展过程中,版权问题也不容忽视。姚洋教授建议,垂直领域的AI公司可以与数据商合作,通过订阅模式解决版权问题。这不仅能够保护知识产权,还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和GDP增长点。在建立合理的付费生态体系下,AI若能为学术研究提供精准的数据引用,将极大提升研究效率。

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支持与问题解决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民营经济,释放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强烈信号。姚洋教授坦言,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是经济复苏速度未达预期。他建议,首先应推动经济增长,这将有助于恢复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其次,改善逐利性执法,解决对民营企业的拖欠问题。

姚洋教授还提到,地方政府财政困难是导致逐利性执法和拖欠民企问题的主要原因。今年两会发行的4.4万亿元专项债对此问题已有所缓解。他建议中央政府再发行特别国债,以进一步减轻地方政府负担,从而大幅缓解民企压力。

结语

姚洋教授的深入解读为我们提供了对中国经济与AI发展的重要视角。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的创新努力将共同推动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