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土地市场动态:朝阳区地块出让及交易规则优化
3月26日,北京土地市场传来新动态。朝阳区平房乡黄杉木店住宅地块及孙河商业金融用地出让公告正式发布,涉及土地面积约14.83公顷,规划建筑规模约28.27万平方米,起始价高达126亿元。
优化出让交易规则,提升市场活力。此次挂牌文件显示,北京市在经营性用地出让交易规则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不再区分竞得人是否为北京市企业,也不再限制项目公司成立数量与注册地点。对于涉及多地块整体供应的项目,明确缴清一个地块的成交价款及其他相关税费后,即可申请办理相应地块的不动产权登记。
多地块供应项目可分地块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这一政策变化为开发商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此外,竞得人签订出让合同的时间也进行了优化,从“须在《成交确认书》签发当日签订”调整为“竞得人在《成交确认书》签发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领取出让合同并完成签字盖章,返还出让人;出让人在《成交确认书》签发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合同签订”。这样的调整使得开发商能够更灵活地安排开发建设周期,设计出更多优质的住宅。
政策优化释放市场活力,吸引更多投资。对于竞得人为联合体或非北京市企业的情况,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不再区分竞得人性质,不再限制项目公司成立数量与注册地点,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此外,对于涉及多地块整体供应的项目,竞得人可按地块办理不动产权登记,这一变化有助于缓解开发商的资金压力。
今年已成交11宗商品住宅用地,溢价率提升。据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场研究总监张凯分析,自2024年四季度北京不再设置房屋销售指导价和地价上限以来,市场积极适应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2025年已成交的11宗商品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达11%,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市场呈现“核心热、近郊稳”格局。目前,市场呈现“核心热、近郊稳”的梯度格局。以海淀朱房村双地块和树村地块为代表的核心区域项目市场竞争激烈。昌平、顺义等近郊区域通过“轨道交通+产业支撑”实现区域价值稳步释放。这种精准投放的供应策略,有助于保持土地市场的稳定运行。
北京市将持续优化市场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今年将在加大优质地块供应的同时,继续优化交易规则、完善营商环境,打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市场环境,为首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由新京报曹晶瑞报道,编辑白爽,校对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