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书法之路:从质疑到坚守,陈曌用笔尖还清2000万巨债
正文:
从五岁开始接触书法的那一刻起,陈曌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写字能当饭吃吗?”这个问题伴随着他一路成长。如今,这位31岁的武汉青年不仅凭借书法技艺自食其力,更在7年的时间里与父母共同还清了2000万元的债务,同时创办了艺术空间,致力于书法艺术的推广。
(图片:陈曌在临帖练习书法。长江日报记者 史强 摄)
书法,能否成为生活的依托?
3月23日,记者有幸见到了正在指导学员临帖的陈曌。学员李女士和她的女儿跟随陈曌学习书法已有5年。看到学员们对书法的热爱,陈曌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因为他实现了自己从小的梦想——以传授书法为乐,以书法为生。
陈曌出生在汉正街,父母从摆地摊起家,逐步创立了一家拥有200多人规模的服装工厂。5岁时,父母便让他学习书法,以陶冶情操。他们曾告诉他:“书法可以冶情,但不能当饭吃。”
然而,陈曌对书法的热爱超出了父母的预期。高考填报志愿时,他与父母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父母认为搞书法没有前途,无法养活自己,希望他报考商科,而他却坚持选择湖北美术学院书法专业。
(图片:陈曌在课堂上指导学员。长江日报记者 史强 摄)
书法教学,开启创业之路
2016年,陈曌大学毕业后,没有选择继承家业,而是选择了在书法教学领域创业。他暗下决心,要证明自己可以靠书法过上好日子。
陈曌开设了一家小书法工作室。起初,他近两个月都没有招到学生。直到招到第一个学生,一个用左手写字的孩子,教学难度大大增加。但他并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地教学。不久,他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学员数量开始稳步上升,到了第五个月时,已有60多名学员,他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图片:陈曌在法国教授书法。长江日报记者 史强 摄)
海外拓展,发现新的机遇
然而,好景不长,一年后,书法工作室遇到了发展瓶颈。在一次法国旅行中,陈曌发现书法在法国也非常受欢迎。这让他看到了新的“蓝海”,于是受邀到法国一所学校教授书法。
正当陈曌在法国的书法教学影响力逐步扩大时,他父母的工厂因经营不善而倒闭,背上了2000万元的债务。2017年底,陈曌回到武汉,重新投入到书法教学领域,为家还债。
陈曌将工作室面积扩大了一倍,并提高了学费标准。短短两个月内,就招到了100多个学员。一年后,学员人数达到了300人。他组建了8人的团队,但所有的书法教学都由他一人完成。
(图片:陈曌(中)和学员及家长合影。受访者供图)
多元化经营,7年还清巨债
围绕书法,陈曌拓展了多种经营。他推出了书法线上课程,创立了书法自媒体,并尝试制作文创产品,其中一款毛笔就卖出了几万支。2022年,他又开办了一家1000平方米的休闲空间,集书法、茶艺于一体。
尽管这些项目在2022年下半年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但在陈曌的坚持和努力下,2024年9月,他终于与父母一起还清了债务。更让他欣慰的是,现在的父母非常支持他将书法这条路走下去。
(图片:陈曌严控教学规模,将每堂课学员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受访者供图)
坚守初心,传承书法之美
李女士表示:“我们老学员都劝陈老师趁势而上,扩大规模,多收一些学员。”然而,陈曌却严控教学规模,将每堂课学员人数控制在20人以内。
“现在我教授书法,并非一味为了赚钱。”陈曌解释道,“我希望遇到一些和我一样发自内心喜欢书法的人,能一起交流心得,共同提高。”
陈曌的故事,不仅是对书法艺术的传承,更是对梦想和坚持的最好诠释。
(完)
来源:长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