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北京春季过敏季:圆柏花粉成焦点,市民呼吁治理
正文:
近期,北京天坛公园的柏树花粉大量飘落,让许多市民苦不堪言。3月20日,这一现象引起了新华社的关注,并在其报道中揭示了北京市民提前进入过敏季的现状。
随着春季花期的提前,北京市民比往年更早地感受到了过敏的困扰。红肿的眼睛、痒痛的鼻子,喷嚏和鼻涕不断,严重者甚至出现鼻炎和哮喘。为了应对过敏,许多过敏患者戴着护目镜和口罩,涌入各大医院。据医药平台数据显示,氯雷他定的夜间销量在这几天激增。
专家指出,过敏的罪魁祸首往往指向北京大量种植的圆柏。尽管市民多年呼吁砍伐圆柏未果,但愤怒的情绪并未平息。今年,更多人选择通过拨打12345热线,质疑种植圆柏的科学性,并期待政府部门能有所改变。在这场“保树派”与“砍树派”的争论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再次凸显,圆柏的去与留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许多北京市民对圆柏花粉过敏,医院过敏科的挂号已排队至月底。苏启明就是其中一位,他的眼睛在3月11日早上醒来时开始感到痒,随后症状加剧,鼻子也像灌满了水泥。他通过社交媒体发现,天坛公园里圆柏散发的花粉像浴盐球在水中散开,这才意识到自己一周以来的反应是过敏。
北京协和医院的分析显示,每年3月至4月,市民的过敏反应大多与圆柏有关,症状包括眼睛瘙痒红肿、鼻塞和不停打喷嚏。圆柏花粉的阳性检出率高达46.3%,证实其为我国北方最主要的春季致敏花粉之一。
圆柏在北京的种植量巨大,仅天坛公园就有3.3万棵。自新中国成立前就开始种植的圆柏,如今已超过700万株。专家推测,由于今年高温提前,风力加大,圆柏花粉过敏呈现爆发性增长。
面对这一现象,许多过敏患者不得不采取物理防护措施,如佩戴N95医用口罩,甚至在家中睡觉时也要戴上薄口罩。尽管如此,过敏症状依然困扰着他们。
在社交媒体上,圆柏过敏成为热议话题,许多市民怀疑今年的花粉浓度异常偏高。专家提醒,花粉指数高于400时,应减少外出活动。
花粉过敏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的疾病。长期暴露在过敏原中,容易导致过敏症状。一些专家推测,新冠疫情可能增加了人们的过敏风险。
北京协和变态反应科医生尹佳指出,圆柏过敏需要积极治疗,否则可能发展成鼻炎、哮喘。社交媒体上,花粉过敏互助群成为市民分享抗过敏方法和经验的地方。
面对市民的呼吁,政府部门采取了喷淋湿化等措施来降低花粉浓度,但许多市民认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专家建议,政府部门应逐步替换掉高致敏树种,制定圆柏替换计划,并对未来的绿化项目实行过敏性评估。
在“砍树派”与“保树派”的争论中,专家指出,若随意砍掉圆柏,可能导致常绿树和落叶树的科学种植比失衡,对生态造成破坏。因此,替换树种的成本可能翻倍。
面对这一复杂问题,许多市民呼吁政府部门采取更多实际措施,以减轻他们的过敏困扰。
(本文由南都记者蒋小天采写,排版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