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监察工作成效显著,聚焦民生保障领域问题整治
——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听取监察工作报告
3月2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上,北京市监察委员会主任陈健作了《关于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全面展示了2024年以来,北京市监察机关在打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上的坚定决心和显著成效。
监察机关多措并举,查处案件成果丰硕
报告指出,自2024年以来,北京市监察机关以案件办理为抓手,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共查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8880个,立案4122人,处分3091人,留置344人,移送检察机关289人。这些成果体现了监察机关在维护首都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方面的积极作用。
聚焦民生热点,推动具体实事落地
报告中,市监委详细介绍了在校园食品安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药品和医用耗材采购管理、安全生产领域以及为基层减负等工作中的具体成果。
亮点一:整治中小学“校园餐”问题
市监委率先将幼儿园和在京高校纳入整治范围,重点整治挤占挪用学生餐费、收受第三方服务企业和供应商贿赂、食品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查办相关案件,有效解决了校园食品安全问题,全市中小学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和膳食委员会制度,保障了学生的饮食安全。
亮点二: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
针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市监委严肃查处了挪用私分集体资金、滥用职权处置集体资源、贪污侵占集体资产等问题,有效保护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亮点三:整治药品、医用耗材采购及管理问题
药品耗材采购管理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健康,市监委严肃查处了违规帮助药品进入医保目录、违规进医院销售和挂网销售、违规设立准入事项等问题,减轻了群众的就医负担。
亮点四:严肃追究安全生产事故责任
安全生产事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市监委对地铁昌平线连续发生的列车追尾、脱轨事故进行了严肃问责,并推动了相关问题的整改。
亮点五:纠治民生保障领域突出问题
民生保障资金是群众的“救命钱”,市监委查处了社保领域、社会救助领域等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追回了大量违规领取的资金,保障了民生保障资金的安全使用。
亮点六:建档立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市监委聚焦超大城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推动相关单位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
亮点七: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市监委针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化整治了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减轻了基层的负担。
总结
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措施,北京市监察机关在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首都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