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引才盛况:孔龙教授加盟,引领科研新篇章
近日,我国微电子领域再添一位重量级人物。曾在美国苹果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的孔龙教授已正式加入复旦大学,担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数模混合模拟计算芯片以及高速数据接口集成电路等多个前沿技术领域。
孔龙教授的学术简历
孔龙教授的学术生涯可谓璀璨。2007年至2011年,他在上海交通大学完成了微电子学专业的本科学位。随后,他前往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深造,于2011年至2016年间获得了电子工程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6年,孔龙教授入职美国甲骨文公司,担任高级工程师。2017年至2024年,他担任美国苹果公司总部首席工程师,为苹果公司的产品研发做出了卓越贡献。
孔龙教授的研究方向与成就
孔龙教授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射频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数模混合模拟计算芯片以及高速数据接口集成电路等方面。目前,他正在复旦大学招收对模拟/射频/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充满热情、勇于创新的硕士、博士及博士后。
在学术成就方面,孔龙教授硕果累累。他曾在集成电路领域的顶级会议及期刊ISSCC/VLSI/JSSC上发表论文11篇,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及授权美国专利11项。他还负责研发并量产了苹果公司的三款射频SoC芯片(型号U1、U2、H2),这些芯片被广泛应用于近年来的苹果手机、手表、耳机等主流产品中。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的辉煌历程
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是我国最早从事微电子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单位之一。学院成立于2013年4月,其前身是1958年由谢希德教授创办的半导体物理专业。2015年5月,学院成为首批获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2019年,“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生专业建设点。同年11月,学院在全国率先试点建设“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院设有“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集成电路与系统设计”两个二级学科,在SOC设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半导体新工艺、新结构、新器件、微电子机械系统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奠定了在国内的前列地位。
“归国潮”下的中国科研力量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一系列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的完善,越来越多的世界顶尖科学家选择回国任职。孔龙教授的加盟,正是这一趋势的生动体现。从剑桥大学物理学家贠国霖到北京大学核物理学家刘畅,再到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的林华新教授,这些顶尖科学家们的归国,无疑将为中国科研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结语
孔龙教授的加盟,不仅为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带来了强大的科研力量,也为我国微电子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在“归国潮”的推动下,相信我国科研事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本文由大众新闻编辑王珺羽整合策划,李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