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7.9级地震:直面毁灭性的自然冲击
2023年3月28日,缅甸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地震灾难。
缅甸,这个地处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地带的国家,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长期以来一直是地震频发的地区。据联合国地震风险评估数据表明,自1930年南部城市发生7.3级地震,造成至少550人丧生以来,缅甸多次遭受地震的严重破坏。
这次地震,规模究竟有多么巨大?
近80万人身处震央,经济损失可能超GDP七成
缅甸此次地震的震级高达7.9级,据初步估计,近80万人生活在最剧烈的震区。此次地震对缅甸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打击,预计经济损失可能高达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0%。
“实皆断裂带”:缅甸的地震“罪魁祸首”
缅甸位于印度洋板块和欧亚板块之间,这两大板块的交界处被称为“实皆断裂带”。这条长达1200多公里的断裂带从北至南贯穿缅甸,途经曼德勒和仰光等重要城市。自1930年至1956年间,该断裂带附近发生过6次7.0级以上的强震。
“走滑断层”引发大地震,专家称可能是近75年来最大的一次
此次地震是由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侧向摩擦导致的“走滑断层”运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构造学专家丽贝卡·贝尔博士指出,这种直线断裂特性可能导致断层在大范围内滑动破裂,从而引发大规模地震。
伦敦大学学院地震专家比尔·麦圭尔认为,这次地震可能是近75年来缅甸内陆经历的最大地震。
建筑损毁严重,死亡人数和财产损失预计将大幅上升
地震导致曼德勒多栋建筑坍塌,当地老皇宫受损,阿瓦大桥垮塌。首都内比都和前首都仰光也遭受了严重破坏。目前官方统计的死亡人数至少为144人,美国地质调查局预测,死亡人数可能在1万至10万人之间。
地震烈度大,破坏力强,专家呼吁关注震源辐射
此次地震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地球科学系的伊恩·沃特金森博士指出,浅源地震的能量在到达地表时损耗较少,因此破坏力更强。
英国地质调查局名誉研究员罗杰·穆森强调,地震波并非仅从震中向外辐射,而是从整个断层线向外传播。他呼吁,在评估地震影响时,不仅要关注震中,还要考虑整个断层线的影响。
缅甸基础设施抗震能力较弱,快速城市化加剧地震风险
尽管美国加州、日本等地有严格的抗震建筑规范,但此次受灾区域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弱。穆森指出,缅甸上一次大地震发生在1956年,此次地震可能是对近年来快速城市化进程中高楼大厦抗震能力的考验。
总结
这次缅甸地震是一场灾难性的自然冲击,对当地人民的生活和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面对自然灾害,我们不仅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震能力,还要提高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共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挑战。
本文由红星新闻记者邓纾怡综合央视新闻报道,编辑杨珒,责编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