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遭遇年内第二大跌幅,通胀与经济下行风险并存
财联社3月29日讯(编辑 潇湘)在季度尾声的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国股市遭遇了今年以来的第二大单日跌幅。消费者信心和支出下降的迹象,以及对于关税可能引发通胀的担忧,共同导致了风险资产的集体下挫。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双双下跌,市场担忧情绪加剧
行情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周五收盘下跌近2%,年内迄今的跌幅仅次于3月10日的“黑色星期一”。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跌幅更为显著,达到了2.7%。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纳斯达克指数在3月份已经经历了五次至少2%的下跌,这是自2022年6月以来单月跌幅最大的一次。
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承压,历史高位已跌去近10%
自2月中旬创下历史新高以来,标普500指数一直处于压力之下。周五的下跌使得这一美国基准股指自2月19日的历史最高收盘点位下跌了约9%。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更是从去年12月16日的历史最高收盘点位下跌了约14%。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市场抛售
美股的持续走软,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的不确定性。近几周,市场曾因预期4月2日实施的关税不会像威胁的那样深入或广泛而有所缓解,但最新发布的数据再次表明,消费者对于关税可能推高价格的担忧日益增加。
通胀指标“双杀”,市场对经济前景担忧加剧
如果回顾周五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通胀指标“双杀”的情况可能会首先引起关注。例如,美联储最为青睐的通胀指标——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环比上涨了0.4%,创下13个月来的最大涨幅。而通胀预期指标的表现更是不容乐观,密歇根大学3月消费者调查终值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短期通胀预期)从4.9%上修至5%,是自2022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投资者担忧经济下行风险,市场押注美联储年内降息
对于了解美国市场和美联储动向的投资者来说,密歇根大学的消费者信心调查报告可能已经不再陌生。通胀预期指标在近几份报告中持续反常上涨,甚至引起了美联储官员的关注。纽约AXS投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Greg Bassuk指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尚未在数据中显现,因此目前市场可能只是处于关税风暴前的平静期。
经济数据揭示通胀与经济滞胀风险并存
昨日公布的多组美国数据不仅揭示了通胀和相关预期的变化,也反映了经济现状和前景。在通胀指标爆表的同时,数据也显示出了经济消费的滞胀现象。
市场对美联储政策预期变动,美债收益率下跌
受疲软数据影响,高盛已将美国第一季度GDP增长预期下调至0.6%,亚特兰大联储更是将预测下调至-2.8%。美债市场也出现了多期限收益率的大跌,其中10年期美债收益率当日下跌逾11个基点。
投资者呼吁多元化配置,应对不确定性
投资管理公司VanEck的多资产解决方案主管David Schassler表示,通胀持续走高,地缘政治风险增加,经济衰退风险也在上升。作为资产配置者,多元化已成为必要。
美联储面临滞胀挑战,投资者需谨慎
在“滞胀”环境中,美联储可能面临不知所措的局面。如果美联储的决策再次出现失误,市场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
不确定性成为新常态,区域再平衡成应对策略
美联储官员频繁提及“不确定性”,投资者可能需要降低风险敞口,避免将所有资金投入单一资产。这也可能是当前全球资产“区域再平衡”背后的终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