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生遭电动车电池燃爆,全家人起诉多责任人
武汉,2024年3月31日 —— 红星新闻记者报道,近期,一起因室友电动自行车锂电池爆炸导致严重伤害的民事案件备受关注。受害者杜均浩,一名武汉大学生,全身90%面积遭受烧伤。杜均浩的家属及其代理律师已对室友小李、二手电动车租赁商、房东以及二房东和三房东等多名责任人提起诉讼,诉讼案由涉及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的纠纷。案件的前期调解将于4月11日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第五法庭正式开庭。
杜均浩父亲表示,鉴于室友小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家属同时要求电动自行车租赁商和房东们共同承担相应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治疗费用等合理开销。“我们无意过分追究小李家庭的责任,因此决定将相关责任人一并告上法庭。”
事发现场监控视频显示,火灾发生后,室友曾尝试返回现场进行灭火。
民事调解开庭在即,多方责任被诉
杜均浩在事故发生后八个月内接受了12次植皮手术,身上覆盖着厚厚的纱布。最近几个月,杜父带着儿子前往江西一家口碑良好的疤痕治疗机构接受治疗,因其费用低于大医院,家庭负担较轻。
每天早上8点左右,杜均浩需按时更换药物、进行压疤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事发后,家庭生活发生重大变故,杜母全天陪护在医院,而杜父则外出工作以赚取收入。
悲剧源于一次充电
2024年7月,杜均浩的合租室友小李将电动自行车电池拆下后带回房间充电。次日清晨6点左右,电池发生燃爆,引发火灾,杜均浩一人遭受全身90%面积的烧伤,该事件迅速引起网友关注。
杜父透露,他们是湖北咸宁人,事发时杜均浩21岁,就读于武汉城市学院大三。当时杜均浩在校外租房打工,与另一名大三学生小李合租。小李从事外卖配送工作,租用了一辆电动车。由于小区内没有充电桩,7月8日晚,小李将电动车电池拆下后带至房间充电,次日凌晨发生火灾。
火灾原因初步判定为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热失控
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消防救援大队出具的事故认定书显示,经过专家认定,火灾原因排除外来火源、自燃、遗留火种、电气线路故障和雷击等因素,最终确定为锂电池充电过程中热失控引发的火灾。
事故发生后,杜均浩被紧急送往武汉市第三医院急救,诊断为全身多处火焰烧伤90%、血容量不足性休克和呼吸道烧伤,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在网友的爱心捐助下,杜家在短短几天内筹集到260余万元,最终成功完成手术。
家属表示,案件审理进展顺利
事故发生后,在律师的帮助下,杜家以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纠纷为由,将室友小李、电动车租赁商潘某某以及房东、二房东和三房东等人告上法庭。该案的民事调解原定于3月份开庭,后因故延期至4月11日。
杜父表示,小李从一名二手车电动车租赁销售商处租用电动车,租金约每月300元。该商家将收来的二手车存放在店内,有人租赁便出租,无人租赁则拆解零件出售。潘某某就是从该商家那里租给了小李一辆电动车。
由于小李家庭经济困难,杜父同时要求电动自行车租赁商和房东们共同承担相应责任,包括治疗费用等合理开销。“我们无意过分追究小李家庭的责任,因此决定将相关责任人一并告上法庭。”
杜均浩所在武汉城市学院的一名老师表示,小李家庭条件不好,父亲已故,家中仅剩母亲一人。
学校为杜均浩保留学籍,确保其正常毕业
由于大面积烧伤后植皮,杜均浩皮肤干燥,伸展时感到剧痛,长时间坐着也难以起身。经过康复训练,他的左手手指已能触摸到头部,正在逐渐恢复功能。医生表示,康复过程还需一两年,期间的生活费主要用于孩子的营养补充。
杜父担忧儿子的心理状态
出事后,杜均浩因看到家人全天候陪护而感到内疚,因为他从小独立自律,现在觉得自己成为了家庭的负担。
感谢捐助者,期待未来
杜父对捐款给儿子治疗的好心人表示感谢,“若非这些爱心人士,孩子的生命可能就无法挽回。现在我们一家的愿望就是能平安度过每一天。”
律师解析:电池所有者和使用者是首要责任主体
山东辰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柳孔圣律师表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因产品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电动车电池存在质量问题,引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生产厂家应承担侵权责任。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此案需相关部门进一步查明事实,进行责任认定。电池的所有者和直接使用者是事故的首要责任主体。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室友应承担侵权责任,赔偿受害人的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
付律师还指出,如果电动车电池存在质量问题,电池的生产者或销售者也可能需要承担产品责任。此外,若房东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例如存在消防隐患,房屋内电源不符合国家标准等,则房东也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本文作者:蔡晓仪
编辑:潘莉
责编:李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