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浪潮:我国家电消费市场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飙升至90%以上
引领环保潮流:家电市场一级能效产品销售额突破90%,绿色消费成主流
1月10日消息,在前两天的例行吹风会上,相关部门介绍了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的情况,即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市场监管总局在会上提出将实施新一轮标准提升行动。 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推动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还能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新一轮标准提升行动更是体现了政府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些措施有望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增强消费者信心,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期举办了一场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的系列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规划和财务司负责人王国伟在会上详细阐述了标准提升如何助力“新基建”与“新型城镇化”(简称“两新”)政策的有效实施。 标准的提升不仅能够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还能为“两新”政策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通过制定和执行更为严格的标准,可以确保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此外,高标准还有助于企业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总之,标准提升对于落实“两新”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这表明中国政府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战略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王国伟表示,自去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两新”行动,旨在通过大规模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企业购置设备工器具,并鼓励居民进行耐用消费品的以旧换新。国家资金的支持并非无差别地广泛撒网,而是精准施策,通过推动先进产能比重的提升,确保更高质量的消费品进入市场,从而实现优化供给与扩大需求的双重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制定相应标准,将那些达到一定技术水平的设备以及达到一定质量安全水平的消费品纳入国家政策支持的范围。在这方面,市场监管总局计划制定国家标准294项,目前已发布了168项。 这种有选择性的支持方式无疑能够更加有效地引导资源流向真正需要扶持的领域,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也能够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让更多的优质产品惠及普通消费者。从目前进展来看,这一系列措施已初见成效,但后续仍需持续关注相关政策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标准能够得到严格执行,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随着标准的不断完善,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优质产品和服务涌现出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具体说,在设备更新方面,市场监管总局已制定污染物排放、能耗限额、设备能效等领域的国家标准81项,这不仅有助于促进高污染、高耗能、高风险设备的更新换代,还加速了落后产能的淘汰过程。 这一系列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无疑为我国环保与节能事业注入了新的动力。通过这些严格的国家标准,政府能够更有效地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改造,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同时,这也促使企业更加注重研发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在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过程中,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涵盖家电、家具、汽车等领域的49项国家标准,为国家资金支持消费者购买更高质量、更安全的产品提供了标准支撑。例如,在家电领域,借助家电以旧换新政策与标准供给的协同作用,消费者购买的家电产品中,一级能效产品的销售额占比已超过90%。
设备更新过程中产生的旧设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淘汰旧设备不应简单地将其丢弃,而应避免对新产品产生厌旧情绪,必须在循环利用方面加大力度。因此,在制定相关标准时,我们重点关注如何加强循环利用,并提供更多相关的标准支持。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38项国家标准,涵盖了废旧车用动力电池、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退役光伏组件的回收利用等方面,旨在确保废旧产品能够得到有效回收和充分利用。其中,《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通用要求》这一国家标准推出后受到了广泛欢迎,对推动动力电池的规模化和规范化回收,以及促进汽车以旧换新起到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快推动2025年前的重要标准研制工作。我们将坚持能早尽早的原则,成熟一项发布一项,以确保标准制定的效率和质量。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加强标准的实施和监督执法,确保政策和标准能够相互协调、配套实施,从而更好地支持“两新”工作的推进,并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还能确保标准的质量,为相关行业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通过强化政策和标准之间的协同效应,可以更有效地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进而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