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RTX 50双流式公版显卡散热揭秘:双风扇、双槽位,600W强劲散热能力闪耀登场
震撼力MAX!NVIDIA RTX 50双流式公版显卡散热揭秘
1月16日消息,据外媒Wccftech报道,在最近的NVIDIA Editor's Day 2025活动中,英伟达分享了更多关于RTX 50系列公版显卡散热器的细节,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剖析。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看出,英伟达在提升新一代显卡性能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其散热设计。这表明,随着显卡性能的不断提升,如何有效管理发热问题已经成为硬件制造商必须面对的重要挑战。英伟达此次展示的散热技术无疑为行业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可能会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最新一代的英伟达公版显卡散热设计融合了英伟达历代公版显卡散热方案的经验,可以追溯到以“涡轮散热”为显著特点的GTX 10系列显卡。
在RTX20系列显卡上,英伟达首次在公版显卡散热器上采用了下吹式风扇设计,这一创新举措旨在提升散热效率。到了RTX30和RTX40系列,英伟达不仅延续了这一设计理念,还进一步优化,引入了双轴流风扇,即一只风扇位于显卡前部,另一只位于后部,这种设计显著增强了散热性能。然而,随着这些技术的进步,RTX30和RTX40系列的公版显卡体积也显著增加,显卡厚度达到了三槽之多。 这样的设计虽然提高了显卡的散热能力,但也带来了占用空间增大的问题,对于那些追求紧凑型机箱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权衡的因素。同时,这也反映出英伟达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散热解决方案。
在RTX50系列显卡中,英伟达再次展示了其卓越的设计能力,推出了一款既小巧紧凑又能满足发烧级散热需求的产品。RTX5090采用了双插槽设计,不仅完美契合SFF(Small Form Factor)标准,同时确保了出色的散热效果。 这一创新设计不仅体现了英伟达在技术上的不断突破,也为那些追求高性能同时受限于机箱空间的用户带来了福音。它巧妙地平衡了紧凑体积与强大散热之间的关系,使得即使是高性能的RTX5090也能在小型机箱中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了高端硬件的小型化趋势。
注意到,在最新一代的公版显卡散热器中,英伟达创新性地采用了一块3D真空腔均热板,巧妙地安置在紧凑的PCB之上。通过这一设计,显卡核心、显存以及众多供电模块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传导至五根粗大的热管上,再由这些热管将热量传导至三块独立的铝制散热鳍片。这样的散热架构不仅提升了散热效率,还大大降低了显卡过热的风险,使得显卡在高负载运行时也能保持稳定性能,这对于追求高性能体验的游戏玩家和专业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同时,这也体现了英伟达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与不懈努力。
两个铝制散热鳍片通过热管相连,而另一散热鳍片则置于均热板之下。两侧的散热鳍片各配有一个轴流风扇,持续运转以推动空气流经散热鳍片,从而带走热量。
根据英伟达的说法,相较于历代公版散热器,最新的RTX 50系列公版显卡在降低噪音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在我看来,这一改进无疑为游戏玩家和专业用户带来了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显卡不仅需要提供更高的性能,还需要在运行时保持较低的噪音水平,以确保良好的工作和娱乐环境。英伟达此次在散热设计上的创新,不仅提高了显卡的稳定性,还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疲劳感,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一大进步。
RTX20系列公版显卡同样采用双槽设计和双风扇方案,在300WTDP时噪音达到50dBA。尽管RTX30和RTX40系列的公版显卡在散热性能上有一定改进,但在400WTDP时噪音水平依然接近50dBA。而在RTX50系列公版显卡的散热器上,即使功耗高达600W,噪音水平却控制在30至35dBA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