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杜绝低俗炒作,提倡创新艺术
深度审查,引领微短剧创作潮流
数界探索
12月21日,据央视新闻报道,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了关于加强微短剧片名审核的管理提示。该提示的核心在于及时纠正微短剧片名中的不良倾向,并对微短剧在导向、体例和艺术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这一举措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网络视听内容的高度重视,旨在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整体创作水平。通过加强对片名的审核,不仅能够有效避免不当信息的传播,还能引导创作者更加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从而为观众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同时,这也提醒所有从业者,应时刻关注政策动向,确保内容健康向上,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环境。
尽管平台自审使得“其他微短剧”的内容违规问题有了显著改善,但一些标题过于夸张、低俗的问题依然严重影响了微短剧行业的整体形象,亟需整治。据观察,追求流量和利益是部分微短剧制作和播出平台在标题上采取极端、打擦边球行为的主要原因。
对此,管理提示指出,由于部分小程序类微短剧为了追求流量效果,片名出现了不少问题,必须进行严格整顿。为及时纠正这些不当倾向,管理提示对片名的审核提出了新的要求,分别从导向、体例和艺术三个方面进行了规范。 这一举措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于网络文化市场的高度重视。片名作为作品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度追求点击率和流量,往往会导致片名与内容脱节,甚至误导观众。新规不仅有助于净化网络环境,还能促使创作者更加注重内容本身的质量,而不是单纯依赖标题党式的手段吸引眼球。这有利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微短剧的整体水平。
据此前报道,近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了一则关于“霸总”微短剧的管理提示。文件指出,“近期有一种被网民称为‘霸总’的微短剧持续受到关注,其中代表成功、权力和财富的‘霸道总裁’角色设定以及‘爱上我’的浪漫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然而,由于市场的追捧和同类内容的竞争,一些制作机构为了追求流量,纷纷制作情节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和逻辑的故事,这正将此类微短剧推向过度娱乐化的境地。”
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为此出台管理规定,要求制作单位“避免用写实手法包装荒诞不经的故事,更不能以荒诞艺术为由,随意编造离奇情节而缺乏人文关怀,以免误导公众对中国企业家群体的看法”。同时强调,“应避免局限于情感纠葛和家庭矛盾”,“尤其要防止宣扬依附权贵、豪门、富豪的婚恋观念”。此外,还要求“不得以‘霸道总裁’等词汇作为片名来吸引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