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抢购英伟达AI芯片,市场霸主再次崭露头角
AI芯片之争:科技巨头角逐市场霸主地位
数界探索
根据市场研究咨询机构Omdia的最新数据,微软已经成为英伟达高端Hopper芯片的主要采购商,其购买数量远超其他科技公司。这一现象表明,微软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同时也反映了微软对于未来计算能力的需求持续上升。微软选择大量采购Hopper芯片,不仅彰显了其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力,也预示着其在AI领域布局的进一步深化。这不仅是微软与英伟达之间合作加深的信号,也是整个科技行业对高性能计算需求增长的一个缩影。
据Omdia的分析师估算,微软今年购置了48.5万枚Hopper芯片,而第二大美国客户Meta Platforms仅购入了22.4万枚,远远不到微软采购量的一半。
据Omdia透露,其分析结果基于各企业公布的资本支出、服务器出货量以及供应链信息等数据。按照Omdia的报告,字节跳动和腾讯今年各自订购了大约23万块英伟达芯片,这一数字略高于Meta的订购量。
虽然亚马逊和谷歌正尝试部署自己定制的替代产品,但两家依然分别购买了19.6万枚和16.9万枚Hopper。数据还显示,马斯克管理的特斯拉和xAI总共采购的芯片数量要比亚马逊略高一些。
上月,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提到,尽管下一代Blackwell芯片预计将在本季度开始发货,但现有的Hopper芯片依然非常抢手,这主要归功于基础模型开发商在预训练、后续训练以及推理过程中的杰出表现。
自两年前聊天机器人ChatGPT首次发布以来,大型科技公司纷纷投入上百亿美元发展AI基础设施,掀起了一股空前的投资热潮,这也让英伟达的AI芯片成为了硅谷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
黄仁勋反复强调,“市场对英伟达产品的需求异常旺盛,每个人都希望成为最先拿到产品的人,每个人都期待收到尽可能多的产品。”上个月,英伟达公布的第三财季营收同比猛增94%,净利润增幅达到了109%。
与其他科技公司相比,微软在构建基础设施方面可谓不遗余力,这不仅是为了支持其自身的人工智能服务(例如Copilot),也是为了通过Azure部门向云服务客户提供计算资源。 微软在这一领域的投入展示了其对云计算市场的坚定信心,并且也体现了该公司对于未来技术趋势的敏锐洞察。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需求的不断增长,拥有强大的数据中心网络不仅是提供高效服务的关键,也是吸引并留住企业客户的有效手段。此外,这种投资也为微软带来了新的收入来源,使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了领先地位。
Omdia指出,微软在2024年采购的英伟达芯片数量将是2023年的三倍。微软Azure的高管Alistair Speirs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优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极其复杂,是一个资本密集型项目,需要多年的规划和准备。”
Speirs进一步指出,“因此,准确预测我们的增长,并预留一定的缓冲空间是十分关键的。”据Omdia估算,至2024年,全球科技公司用于服务器采购的总支出将达到2290亿美元,其中微软计划投入310亿美元,亚马逊则预计投入260亿美元。 在我看来,这段新闻不仅揭示了科技行业对于基础设施投资的巨大需求,同时也反映了大型科技企业对未来业务扩展的乐观预期。微软和亚马逊作为行业巨头,在服务器投资上占据显著份额,这不仅是它们业务规模扩大的体现,也是它们对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领域持续投资的重要信号。此外,通过预留一定的增长空间,这些公司也展现了其灵活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确保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能够保持领先地位。
Omdia的云计算和数据中心研究主管VladGalabov指出,预计2024年服务器支出中约有43%将流向英伟达,“英伟达GPU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然而我们预测这一比例可能已接近顶峰。”
一方面,据Omdia报告,Meta今年购买了17.3万枚AMD的MI300芯片,而微软也采购了9.6万枚。这显示出AMD在高性能计算领域正逐步扩大其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英伟达长期以来在这一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AMD的迅速崛起无疑给英伟达带来了不小的压力。AMD凭借其创新技术和更具竞争力的价格策略,在与英伟达的竞争中逐渐赢得了更多客户的青睐。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这两家公司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这也将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同时,近年来,大型科技公司纷纷增加了对自主设计芯片的采用。谷歌历经十年的研发,推出了“张量处理单元”(TPU)。与此同时,Meta也自主研发了“MTIA”芯片,并且两家公司都已分别部署了大约150万枚芯片。
亚马逊同样在对其Trainium和Inferentia处理器进行投资,并在今年部署了大约130万枚这类芯片。近日,亚马逊宣布将利用其最新的Trainium芯片,为合作伙伴Anthropic打造一个新的计算集群。
与他们相比,微软对其首款自研芯片“Maia”的应用策略相对谨慎,预计今年的部署量仅限于大约20万枚。 从这个消息中可以看出,尽管微软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资源,但在新技术的应用上仍然保持了审慎的态度。选择限量部署新研发的芯片,一方面可能是在评估其性能与稳定性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为了控制成本和风险,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过渡到大规模应用阶段。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减少潜在的技术故障,也为未来更大规模的应用奠定了基础。微软的这一策略,无疑体现了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之间寻求平衡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