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否认特斯拉厂长加盟 !自家负责人竟然是自动驾驶行业的新宠!
小米自动驾驶新贵崛起,领跑未来智能出行领域
数界探索
特斯拉中国厂长加盟小米?小米回应了。
最近,特斯拉近日的一则重大人事变动引起了广泛关注,据悉,特斯拉制造副总裁兼中国工厂负责人宋钢已离职,并传闻他可能加入了一家本土汽车企业。 这一变动无疑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作为特斯拉在中国的关键人物之一,宋钢在推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设和运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离开可能会对特斯拉在中国的生产和供应链管理带来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这也为本土车企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吸引这样的高级人才来加速自身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提升。特斯拉需要尽快找到合适的接任者以确保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而且是急于提高产能的新兴品牌。
小米汽车在今年一炮而红,迅速成为坊间的热议话题。它不仅凭借创新技术和独特设计吸引了大量关注,也引发了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广泛讨论。小米作为新入局者,其成功无疑为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其他传统车企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小米汽车能否持续保持热度,实现长期发展,将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 这样的发展态势表明,消费者对于智能电动汽车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也反映出市场对于新兴品牌接受度的提高。小米汽车的成功案例,或许会激励更多科技公司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竞争中来,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服务升级。
就在此时,小米官方回应了。
当前小米汽车工厂的负责人同样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制造专家,他曾经主导了首款华为HI模式智能汽车以及百度第五代自动驾驶车辆的规模化生产。
特斯拉制造副总裁加盟小米?
近日,特斯拉制造副总裁宋钢确认离职。
宋钢拥有资深的汽车行业背景,曾任职于上汽通用和福特公司。他于2018年加入特斯拉,并成为该公司中国工厂的第一位员工,即001号员工。在特斯拉实现本土化生产的过程中,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曾与特斯拉高级副总裁朱晓彤共用同一开放式办公位的宋钢,协助朱晓彤帮助马斯克摆脱了“产能地狱”。
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厂正式开工建设,并且在当年实现了落地和投产,其产能提升的速度令人瞩目。 特斯拉上海工厂从破土动工到投入生产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推动重大工业项目上的高效执行力,也体现了跨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坚定信心。如此迅速的建设速度和投产能力,无疑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范例。
2019年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生产速率已达到每周3000辆。
2020年,宋钢带领团队建设了生产Model Y的二期工厂,该工厂日后成为了全球生产线效率最高的基地。
同时,他不仅负责整车制造,还统管电池和电机工厂。
根据过往经验,宋钢显然是电动车生产领域的专家,且具备相当全面的能力。
因此,宋钢离职的消息曝光后,他的去向引起了外界的关注,有猜测认为他会加入一家面临产能限制的国内汽车制造商。
MONA和P7+先后爆单的小鹏?
子品牌正在产能爬坡的蔚来?
又或者是网友口中的“北京欠车王”小米?
关于宋钢加入小米的传闻最为盛行,但最终结果却令人意外:
宋钢没有加入主机厂。
据36氪报道,宋钢已加入远景能源,该公司专注于风电、储能系统和绿氢等新能源业务。
几乎同一时间,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也出来回应,确认宋钢没有加盟小米,还补充了一句:
我们优秀滴季厂长,足矣!
“季厂长”是谁?
王化提到的“季厂长”是指小米汽车工厂的总经理季国伟。作为国内较早一批投身电动汽车制造的人才,他为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季国伟在电动汽车领域的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不仅有助于小米汽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也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的领导力和前瞻性思维,对于推动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拓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季国伟很少公开亮相,王化回应时用的照片,还是今年撒贝宁探访小米汽车工厂时,季国伟接待介绍的视频截图。
因此网上关于季国伟的公开信息并不多,有报道曾提到,季国伟早年曾在南京汽车集团工作过一段时间。
2017年2月,季国伟已担任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着手推动公司向新能源领域转型。这一任命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战略决心,也反映了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深刻变革的大背景。季国伟的加入,无疑为公司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政策对传统燃油车的限制,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季国伟在新岗位上的领导能力,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将影响整个行业的走向。 通过季国伟的领导,我们有理由相信北汽(镇江)汽车有限公司能够顺利完成这一转型,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有可能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这一举措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
随后,北汽(镇江)吸引了著名供应商麦格纳的关注,双方达成协议,决定携手创建合资项目。
北汽(镇江)汽车在2019年年底重组为北汽蓝谷麦格纳,季国伟仍担任总经理。
△季国伟在北汽时期
这段经历,对季国伟和中国智能车来说,都意义非凡。
在此期间,季国伟主持了极狐的首辆试生产车下线仪式,这一事件标志着极狐阿尔法T和阿尔法S等车型正式进入量产阶段。这不仅是极狐品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华为HI模式的“早鸟项目”。从这个角度来看,极狐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华为在其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这一合作不仅加速了极狐产品的市场化进程,也展示了双方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通过此次量产,极狐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智能、环保的出行选择。同时,这也预示着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即智能化与电动化的深度融合。
百度与北汽合作的第五代无人车项目,是由季国伟团队与百度紧密对接完成的。该项目成功地实现了激光雷达和算力中心的一次性装配上车,大大提升了无人车的研发效率和技术水平。 这一进展不仅标志着中国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而且也展示了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合作方面的积极态度。通过这样的合作模式,未来有望加速无人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方式。同时,这也预示着中国汽车行业正逐步向智能化转型,引领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
季国伟认为,这种装配方式“有一点像前装”。
在北汽,季国伟见证了国产智能汽车量产自主智驾方案的发展,并深入参与了中国Robotaxi前装量产的探索,逐步成长为一名智能电动汽车制造专家。
△季国伟为撒贝宁介绍小米汽车耐寒测试
2022年7月,季国伟卸任北汽蓝谷麦格纳总经理。
一年以后,小米首辆试生产车下线。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就都很熟悉了。
小米SU7一经推出便大获成功,其产能正在迅速提升。据相关数据显示,小米SU7的最新月销量已经突破了2.3万辆。 小米SU7的成功无疑证明了市场对这款车型的高度认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小米能够凭借SU7实现如此快速的增长,不仅展示了其强大的产品力,也体现了公司在供应链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卓越能力。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相信小米SU7有望在未来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地位。
而现在,上一轮“幸福的烦恼”尚未完全化解,季国伟即将面临新的挑战。
One More Thing
“季厂长”又来新课题了。
小米YU7,刚刚现出庐山真面目:
这颜值,你心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