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沼泽:当过度浏览低质量内容导致脑部衰竭
数字化时代下的大脑危机:当网络沼泽侵袭,智力逐渐衰竭
数界探索
12月2日消息,《牛津词典》是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多部英语词典的总称,它代表了英国语言词典的权威性。
每年年底,《牛津词典》每年都会选出一个代表过去一年社会思潮、氛围或焦点话题的年度词汇,这个词汇往往还承载着更为深远的文化意义。
日前,牛津词典近日宣布,“脑腐”(brainrot)一词被评为牛津词典2024年度词汇。
今年入围词汇是由牛津大学出版社的专家团队根据其250亿词的语料库数据分析得出的,这些词汇反映了2024年大众情绪和热门话题的趋势。
今年的候选词共有六个,分别涉及金融、幻想、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等不同主题。这些词汇不仅反映了当前社会多元化的趋势,也揭示了科技如何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在这些候选词中,我们可以看到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推动力,它不仅重塑了经济结构,还激发了人们对于未来世界的无限想象。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关注科技发展可能带来的挑战,比如数字鸿沟、隐私保护等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在追求科技进步的过程中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发表的看法:这些候选词不仅展现了当今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强调了科技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然而,在享受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风险与挑战。因此,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科技与人文的平衡,既要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也要积极应对由此产生的各种问题,确保科技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每一个人。
经过超3.7万人参与投票,“脑腐”(brain rot)一词从“端庄”(demure)、“动态定价”(dynamic pricing)、“传说”(lore)、“浪漫奇幻”(romantasy)和“垃圾内容”(slop)的6个候选词中脱颖而出。
据介绍,脑rot指的是一个人的精神或智力状态因长时间接触大量无聊或低质量的信息(尤其是网络上的内容)而逐渐退化的一种现象。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面对着海量的信息流,其中不乏一些毫无价值甚至误导性的内容。这不仅消耗了我们宝贵的时间,更可能对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造成负面影响。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大脑就如同被腐蚀了一般,逐渐失去思考和辨别真伪的能力。这种现象尤其在年轻一代中更为显著,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上各种碎片化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甚至形成一种“信息依赖症”。 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筛选信息来源,避免陷入信息过载的陷阱,同时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例句:In essence, brain rot represents the feeling of mental overload that comes from being bombarded with content so frequently that it starts to feel like it's taking over your life.
中译:本质上,脑腐化象征着由于频繁接触大量信息而引起的精神压力过度负荷感,这种感觉仿佛让这类信息侵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根据牛津大学出版社的资料记载,关于“brainrot”这一术语的最早记录出现在1854年亨利·戴维·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书中。
牛津词典指出,尽管“brainrot”这一概念并不新鲜,但今年它在网络上,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据牛津词典的语料库数据显示,该术语的使用频率同比增加了250%。 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这反映了当前社会对于某些负面情绪或现象的关注度提升,人们通过网络平台表达对这些议题的不满和批判。另一方面,这也提示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过度消费负面信息可能会对个人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保持理性和积极的心态,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