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缩短供应链付款周期,共生共赢引领未来
特斯拉变革供应链:共生共赢,引领未来
数界探索
11月28日消息,近日,多家国内汽车制造商要求供应链降低价格,并且延长回款账期,此事引发网友热议。
今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在微博上分享了一张图片,展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向供应商付款时间的变化情况。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付款周期明显缩短,这不仅体现了企业对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重视和支持,也反映了整个行业在运营效率上的提升。这样的改进有助于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这也表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她表示,2024年特斯拉对供应链伙伴的付款周期比去年又缩短了,现在只需要90天左右。
而图中显示,其他新能源公司在供应链付款周期方面,自2021年至2023年呈现逐步延长的趋势,特别是前两家公司,2023年的付款周期甚至延长超过了250天。相比之下,五家公司中唯有特斯拉的付款周期呈现出逐年缩短的态势。 这种现象反映了新能源行业内部存在的资金链压力和管理挑战。尽管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都在增长,但付款周期的延长表明部分企业可能面临现金流紧张的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头部企业通过延长付款周期来缓解自身的财务压力,这可能会对整个供应链的健康运作产生负面影响。而特斯拉则凭借良好的财务管理,不仅保证了自身运营的稳健,还提升了其在供应链中的信誉度。这或许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即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来优化财务状况,从而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陶琳还介绍,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95%以上的零部件源自国内供应商,特斯拉在中国乃至全球的成功离不开这些合作伙伴的支持。
企业与供应商伙伴携手共进,借助技术创新实现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这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也是推动整个行业繁荣的基础,最终使消费者持续享受到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能促进整个产业链的优化升级。在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唯有不断创新,加强上下游的合作关系,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这也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社会责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长期信任和支持。
此前,特斯拉曾公布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超级工厂的零部件本土化率已超过95%,在华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超过400家,其中60多家供应商进入了特斯拉的全球供应链体系。 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战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高比例的本土化不仅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供应链的灵活性和反应速度,还能促进中国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同时,这也表明特斯拉对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技术能力充满信心,并愿意与本地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进步。
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超级工厂交付了67.6万辆汽车,占据了特斯拉全球同期交付量的一半以上。10月,该工厂迎来了第300万辆整车下线的里程碑,而这批车辆中有三分之一被出口到欧洲和亚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