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瞄准半导体产业新高度,打造国家晶圆代工新生态KSMC
韩国半导体产业再升级,KSMC引领全球晶圆代工新潮流
数界探索
12月25日,据TheKoreaBizWire报道,虽然三星电子在晶圆代工领域实力雄厚,但韩国政府正在考虑设立一家名为“韩国半导体制造公司”(KSMC)的国有晶圆代工厂。这一提议由行业专家和学者发起,目的是为了弥补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结构性缺陷,并提升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竞争力。
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的安基铉呼吁政府进行长期投资。专家预测,如果政府对KSMC投资20万亿韩元,到2045年可带来300万亿韩元的经济效益。然而,这一数额是否足以建立一个成功的晶圆代工厂,以及KSMC这样的国有企业能否开发出先进的制造技术并获得足够的客户订单以实现盈利,仍是目前的主要担忧。此外,专家还指出,除了半导体制造商,韩国还需要更多专注于无晶圆厂软件开发的企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政府的投资计划听起来颇具吸引力,但考虑到全球半导体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技术更新速度,20万亿韩元的资金规模可能仍显不足。此外,KSMC等企业需要在研发上持续投入,以确保其技术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并吸引足够多的国际客户。同时,韩国在软件开发领域的短板也不容忽视,这不仅关系到整个产业链的完善,也影响着韩国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除了资金支持外,韩国政府还需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该提案在韩国国家工程院(NAEK)主办的研讨会上提出,旨在解决韩国半导体产业的结构性弱点,例如过度依赖三星 10 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而缺乏成熟制程技术。正如中国台湾地区拥有联华电子(UMC)和力积电(PSMC)等专注于成熟和特殊制程的晶圆代工厂,与台积电的先进制程技术形成互补,韩国由于缺乏制造多样性,小型系统半导体公司难以蓬勃发展。
韩国是全球最大的内存芯片生产国,但在逻辑制程技术和芯片设计方面远落后于中国台湾地区,且差距有扩大趋势。报告指出,韩国半导体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与国际竞争对手的技术差距日益扩大、投资吸引力不足、无晶圆厂公司增长乏力、人才短缺以及法规限制。研讨会上的专家强调,必须紧急解决这些问题,以维持韩国在全球半导体领域的领导地位。
SK海力士的首席执行官提出,可以考虑利用三星较旧的晶圆厂来生产采用传统制程技术的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现有设施的利用率,还能缓解新建工厂带来的巨大投资压力。同时,韩国半导体行业协会(NAEK)也呼吁政府增加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并提出通过提供补贴和税收减免等财政激励措施来支持这一行业的发展。此外,NAEK还强调了简化行政程序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限制工作时间的规定,认为这些规定可能会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台积电的一些工程师曾公开表示,适度延长工作时间有助于推动先进工艺技术的快速进步。 这种观点反映了当前半导体行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延长工作时间确实能在短期内提升工作效率,但同时也引发了对员工健康和工作生活平衡的关注。因此,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企业也应注重员工的福祉,寻找一种既能促进发展又能保障员工权益的平衡点。此外,政府提供的财政激励和支持政策也是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NAEK的这项倡议借鉴了台湾地区半导体生态系统的成功经验,该生态系统仅在新竹科学园区就孕育了250多家蓬勃发展的无晶圆厂公司。通过创建由政府支持的KSMC,韩国可以复制这一成功模式,并为小型企业提供与三星和SK海力士等行业巨头共同成长的资源。SK海力士首席执行官郭鲁正提议直接支持较小的材料、零部件和设备供应商,这将有利于大型企业,因为它们现在不得不从日本和台湾地区采购许多材料,从而增加了额外成本。 NAEK 的这项计划确实值得期待,它不仅能够帮助韩国复制台湾地区的成功经验,还能够促进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完善。政府的支持对于中小型企业的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国际供应链不稳定的情况下,这样的举措无疑能够增强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郭鲁正先生的提议也显示了大企业对本土供应链的支持意愿,这将有助于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产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