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遭遇独宠光环破灭!华为月销量骤降一半-大浪资讯

admin72025-02-10 11:02:43

赛力斯遭遇独宠光环破灭!华为月销量骤降一半

赛力斯惨遭独宠光环消失!华为月销量惨降一半

   刚刚宣布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的赛力斯,却公布了一份令人担忧的月销量数据——无论是从产量还是销量的角度来看,赛力斯在今年1月均遭遇了腰斩。 (当前时间为2025年02月)

赛力斯遭遇独宠光环破灭!华为月销量骤降一半

   分析师认为,问界M8的即将推出确实对当前的购车需求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长远来看,随着华为已陆续推出四款智选车品牌,赛力斯独家享有的华为红利正在逐步减少。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竞争的加剧,也体现了技术合作模式的演变。赛力斯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以维持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这也预示着其他合作伙伴可能会面临类似的情况,因为华为正逐步扩展其生态链,不再局限于单一合作伙伴。因此,未来的汽车市场格局或将迎来更为激烈的竞争与重新洗牌。

赛力斯遭遇独宠光环破灭!华为月销量骤降一半

   例如在春节期间,余承东将营销重点放在了享界和智界,而智界与问界的部分车型存在定位重叠,这可能导致两者的销量互相受到影响。

赛力斯遭遇独宠光环破灭!华为月销量骤降一半

   除了紧密依靠华为的支持,赛力斯还推出了新的品牌蓝电汽车以寻求自主发展。然而,自该品牌诞生近两年以来,其表现一直平平,品牌知名度和销售业绩都无法与问界相提并论。

   开年不利,销量腰斩

   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车市场本应迎来“开门红”,然而赛力斯集团却公布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绩单。这不仅让业界人士感到困惑,也引发了公众对该公司经营状况的担忧。尽管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赛力斯的表现显然未能跟上行业的步伐。这种情况可能反映出公司在产品创新、市场策略或内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希望赛力斯能够尽快找出问题所在,并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现状,以恢复市场信心。

   根据近日发布的1月份产销数据,该公司的总产量为22623辆,同比减少了50.29%;总销量为22430辆,同比减少了45.82%。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产量为19889辆,同比下降了48.67%;销量为17906辆,同比下降了51.39%。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公司在2025年的开局并不理想,无论是整体还是新能源汽车板块,产销量都出现了显著的下滑。这可能反映出市场对该公司产品的需求正在减少,也可能是因为市场竞争加剧或是消费者偏好的转变所致。面对这样的挑战,公司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规划,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市场变化,以期恢复增长势头。同时,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潜力,公司还应继续加强在这方面的投入与创新,以提升竞争力。

   这个月,赛力斯集团的产销量均遭遇了腰斩。

   夏至良时咨询管理公司的高级研究员、大消费行业分析师杨怀玉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指出,赛力斯集团在1月份的表现不尽如人意,可能有以下几个因素导致。 首先,市场竞争加剧可能是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众多品牌纷纷加大投入力度,这使得赛力斯面临的竞争压力剧增。其次,产品更新迭代速度较慢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消费者需求日益多变且追求新鲜感的当下,赛力斯的产品线可能未能及时跟上潮流,从而影响了其市场表现。此外,供应链的波动也对赛力斯的生产计划造成了干扰,进而影响了其销售业绩。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赛力斯在1月份的成绩表现欠佳也就不足为奇了。未来,赛力斯需要更加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品创新步伐,并优化供应链管理,以期在未来取得更好的业绩。

   2025年春节提前至1月份,导致工作日减少,消费者的购车时间被压缩,市场需求整体下滑。此外,赛力斯即将推出的新款车型问界M8也可能使得一部分潜在买家选择观望,推迟了他们在1月份的购车计划。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其他品牌纷纷推出新款车型,进一步分流了赛力斯的市场份额。 这样的情况对赛力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特别是在春节因素的影响下,不仅需要面对市场整体需求的下降,还要应对来自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压力。赛力斯需要考虑如何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来吸引那些因新车上市而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同时也要注重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增强品牌竞争力。

   具体来看,春节期间工作日减少确实对整体车市产生了一定影响,但不少车企依然表现出色。例如,比亚迪1月销量约为30.05万辆,同比增长近五成;吉利汽车总销量为26.67万辆,创下新的单月销售记录;新势力小鹏汽车1月销量为3.04万辆,同比增长268%。 这种在挑战中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说明中国汽车市场的需求依旧旺盛,并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势头尤为迅猛。特别是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认可度显著提升,这不仅反映了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吸引力,也体现了国家政策支持和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的影响。

   新款车型方面,今年1月,工信部发布了问界M8车型申报信息,定位在问界M7和问界M9之间,提供5座和6座布局,预计今年上市。这确实会造成部分用户推迟购车需求,等待新款车型。

   不过,赛力斯集团今年1月也有好消息。

   在销量方面,根据赛力斯集团公布的数据,全景智慧旗舰SUV问界M9今年1月交付12483辆,连续10个月蝉联中国豪华市场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第一。

   在财务状况方面,赛力斯集团此前披露的2024年度业绩预盈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到1467亿元,同比上升302.32%到309.30%;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5亿元到60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实现扭亏为盈。

   正在失去华为独宠光环?

   2024年11月,华为与江淮汽车联手推出的尊界S800正式发布,预售价在100万至150万元之间,成为鸿蒙智行高端品牌尊界的首款车型。这标志着华为鸿蒙智行已构建起四大品牌系列: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与奇瑞合作的智界,与北汽合作的享界,以及与江淮合作的尊界。

   其中,问界是华为鸿蒙智行推出的首个品牌,凭借华为强大的产品、技术和品牌实力以及渠道优势,问界的热销也为赛力斯带来了持续的好消息。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3年,赛力斯的净利润分别为-17.29亿元、-18.24亿元、-38.32亿元和-24.50亿元,四年累计亏损98.35亿元。然而,到了2024年,赛力斯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股价也一路上涨。

   不过,随着四界集齐,赛力斯已不再仅仅是华为的专属,华为曾经的流量焦点地位也正逐渐被分散。 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市场环境的多元化趋势,也揭示了企业在技术与市场策略上面临的全新挑战。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战略,以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赛力斯的多界集齐展示了其在多个领域的布局,这对于寻求突破的企业来说是一个值得借鉴的例子。同时,这也提醒我们,单一依赖某一合作伙伴或技术路径的风险,多样化的合作模式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今年春节期间,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以及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将营销宣传的重点放在了享界和智界之上。

   春节前,他近日在微博上透露,已经订购了一辆鸿蒙智行豪华旗舰轿车享界S9,并计划在春节期间驾驶这辆车从上海返回安徽老家,陪伴年迈的父母共度佳节。临近除夕时,他还进行了直播,展示了驾驶享界S9的全过程。返程时,他又换乘了智界R7,一路上不断分享驾驶体验,甚至在途中进行了一场有趣的“鸡蛋保卫战”。 这一系列举动不仅体现了他对新技术的热衷,也展现了他注重家庭的情感。通过使用最新的智能汽车技术,他不仅能享受到更加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还能让传统的回家过年的过程变得更加温馨和有趣。这种结合科技与亲情的做法,无疑为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团聚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值得注意的是,余承东此次重点宣传的智界R7与问界M7确实存在直接竞争关系。这两款车都定位为中大型SUV,且在价格区间上也有较大重叠。具体来看,问界M7的售价区间为24.98万至37.98万元,而智界R7则定价在24.98万至33.98万元之间。这种价格上的重合无疑会让消费者在选择时感到困惑,同时也增加了市场上的竞争压力。从这个角度来看,华为在推出新产品时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差异化,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杨怀玉认为,智界和问界的市场定位有所重叠,两者都瞄准了终端市场,并且都强调智能化以吸引消费者。这无疑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市场竞争。对此,赛力斯问界需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加强品牌建设,以保持自身的优势。同时,与华为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市场策略显得尤为重要,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内部竞争,形成合力。 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双方共享资源和技术,还可以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共同开发更具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双方能够在智能汽车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此外,这也为其他企业在面对类似市场环境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即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共赢。

   另外,不仅是鸿蒙智行体系能够得到华为的技术支持,随着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的拆分,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正受益于华为的技术优势。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分拆的主体为深圳引望智能技术有限公司,2024年8月20日,长安汽车旗下的阿维塔首先宣布出资115亿元入股引望,持股10%;紧接着,赛力斯也于8月25日发布公告称,将购买引望10%股权,交易金额为115亿元。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华为计划将引望发展成为汽车产业智能化的开放平台。未来,引望将持续向战略合作伙伴开放股权。与此同时,引望将遵循市场化的运营原则,秉持公平、开放和共赢的理念,为所有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自主品牌何时能成气候?

   值得关注的是,刚刚在2024年实现盈利的赛力斯正计划赴港上市。

   2024年底,有消息称,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赛力斯可能将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预计会委托中金公司和中信建投担任其上市保荐机构。“赛力斯目前正处在赴港IPO的筹备初期,计划筹集资金超过10亿美元,并且希望在2025年完成这一进程。”知情人士表示。对此报道,赛力斯方面尚未作出任何评论。

   不过,要讲述IPO的故事,也不能仅仅依赖华为的收益,更何况这些收益还在逐渐减少。

   赛力斯在2023年3月推出了全新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蓝电汽车,与定位高端智能汽车品牌的问界不同,蓝电汽车致力于成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这一举措显示了赛力斯不仅仅依赖与华为的合作,还在积极寻求自我发展的道路。通过推出蓝电汽车,赛力斯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并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站稳脚跟。这一策略不仅体现了赛力斯对市场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其对未来技术发展的信心。

   当年3月,蓝电品牌首款车型蓝电E5近日正式上市,新车定位为电混中型SUV,搭载了比亚迪的弗迪电混系统,提供了两种配置共四款车型,售价区间从13.99万元起。 这款新车的发布标志着蓝电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蓝电E5凭借其电混系统的高效能,不仅有望在性能上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续航焦虑的问题。对于追求节能环保且注重驾驶体验的消费者来说,蓝电E5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此外,13.99万元起的价格也显示出了品牌的诚意,相信会在市场上取得不错的反响。

   2023年11月,蓝电汽车推出了全新的纯电动紧凑型SUV——蓝电E3。该款车型配备了比亚迪弗迪动力电机,并且使用了HUAWEI HiCar车机系统。蓝电E3提供两种配置选择,价格范围在13.98万至14.58万元之间。

   2024年10月,蓝电E5PLUS正式上市,配备了赛力斯超级电混系统及HUAWEI HiCar 4.0技术,共推出五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9.98万至13.58万元。

   整体来看,蓝电汽车的价格定位在15万元以下,并且在某些关键技术方面仍需借助外部力量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根据第三方公开数据显示,蓝电汽车的主力车型蓝电E5的月销量一直维持在数千辆左右,这一表现似乎并未达到预期目标。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蓝电E5的市场表现较为平淡,这可能反映出该车型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面临的挑战。尽管销量稳定在一个水平,但要实现更大的突破,蓝电汽车或许需要进一步提升产品力或优化市场策略,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

   杨怀玉指出,蓝电品牌需要与问界品牌形成互补,强调其在价格、配置、设计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吸引不同的消费群体。同时,通过实施有效的市场推广策略,提高蓝电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以赢得更多潜在用户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