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携手传上汽:共创智能新界-大浪资讯

admin222024-11-26 11:29:31

华为携手传上汽:共创智能新界

智能科技引领未来出行

数界探索

   11月25日消息,据最新业内消息透露,上汽集团正与华为进行合作洽谈,此次合作由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亲自带队。

华为携手传上汽:共创智能新界

   双方的合作或将颠覆华为当前与汽车制造商合作的三种主要模式。同时,上汽集团可能会对华为智能汽车业务子公司——智尚智能进行战略投资。

   在2021年6月底的股东大会上,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曾明确表示,“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企业合作自动驾驶技术,上汽无法接受。这就像让另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这样一来,它们就会成为‘灵魂’,而上汽则沦为‘躯体’。对于这种结果,上汽不能接受,我们必须掌握核心技术的主导权。”

   当时陈虹的这番言论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时隔三年多,现在又有消息传出,称上汽集团计划与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合作。这一消息再次引发了许多网友对于“上汽要放弃灵魂”的调侃。

   根据财报数据显示,上汽集团2024年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457.96亿元,同比下降25.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有2.8亿元,同比大幅下降93.53%;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减少了99.23%,仅为0.29亿元。

   并且,这已经是自2023年第三季以来,上汽集团的归母净利润连续五个季度处在同比下行态势了,各季度的归母净利同比分别下滑了24.7%、22.2%、2.5%、9%和93.53%。

   上汽集团在近期的业绩报告中指出,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燃油车市场的萎缩以及行业内价格战的加剧。这导致公司的销售收入显著减少,毛利率降低,现金流也相应受到影响。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的汽车累计销量仅为82.24万辆,与2023年同期的130.57万辆相比,出现了37%的大幅下滑。 这种趋势不仅反映了当前汽车行业面临的挑战,也揭示了市场对燃油车需求减弱的事实。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燃油车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上汽集团作为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需要在转型过程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同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来提升产品竞争力,将是决定其未来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比之下,今年,与华为开展深度合作的赛力斯迎来了“大丰收”。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赛力斯的营业收入达到650.44亿元,同比增长489.58%;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5亿元,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在第三季度,赛力斯的营业收入进一步增长至415.82亿元,同比增长636.25%;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24.13亿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亏损了34.51亿元。从销售数据来看,今年1月至9月,赛力斯汽车的累计销量达到316713辆,同比增长364.23%。

   显然,赛力斯通过与华为的合作实现了“涅槃重生”。在这样的成功案例的影响下,上汽集团自然需要重新思考是否还要坚守着“灵魂”而没落下去。更何况目前华为已经将智能汽车业务进行了独立,成立了“引望智能”,并开放智选车合作伙伴入股,共享“引望智能”的成果,打消合作伙伴对于华为未来亲自下场造车的疑虑。

   此前长安汽车已宣布通过其参股公司阿维塔投资115亿元入股引望智能,赛力斯也已宣布投资同样金额入股引望智能,两家公司都将获得引望智能10%的股权。

   目前尚不清楚上汽集团将会与华为以哪种形式进行合作。华为汽车业务现有合作模式主要有三种:一个是单纯卖零部件业务;第二是“HI模式”,为车厂提供整体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第三是“智选模式”(比如华为与赛力斯的合作),即华为深度参与造车,同时华为的营销及销售渠道也会参与卖车。

   目前“智选模式”合作的品牌,除了与赛力斯合作的“问界”之外,华为还与北汽合作推出了“享界”,与奇瑞合作推出了“智界”,还将与江淮汽车合作推出的“尊界”。

   其中,问界的主打产品是SUV车型;享界定位于高端轿车市场;智界则覆盖广泛的中档及中高端车型,旨在让大多数消费者都能负担得起。今年下半年,我们还将推出享界S9和智界R7两款新车,预计这两款车型的售价将在40万元和30万元以上。

   尊界的目标是打造超豪华的顶级豪车,据华为常务董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所述,尊界的定位“远远超越了迈巴赫、劳斯莱斯幻影等车型,更加注重奢华、高端以及极致舒适的体验”。

   如果,上汽集团入股引望智能,这或许预示着上汽集团将与华为在“智选车”模式下展开深度合作。因此,有猜测认为双方合作的新品牌可能会命名为“上界”。 从这个动向来看,上汽集团与华为的合作不仅体现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向智能化转型的决心,同时也展示了科技公司与车企联手打造新品牌的趋势。这种合作模式有望推动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网联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