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企业登上全球前十榜单,英伟达排名第七
中国半导体企业崛起,英伟达斩获全球前十第七!
2月14日消息,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指出,全球半导体市场(包含存储产业)预计2024年全年营收将达到6210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这表明半导体产业在经历了2023年的低谷后正迅速回暖。这一强劲反弹主要得益于人工智能(AI)需求激增、存储芯片需求增长以及价格回升等因素。相比之下,除了AI相关的半导体外,其他逻辑半导体市场的复苏则显得较为温和。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正在成为推动半导体行业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存储芯片的复苏也对整个行业的回暖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对于那些与AI关联不那么紧密的传统逻辑半导体领域来说,复苏的步伐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这也提醒我们,未来的半导体产业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新兴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具体来说,随着2024年存储芯片需求回暖以及价格的上涨,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营收预计将同比大涨64%。此外,人工智能需求的推动下,高频宽内存(HBM)市场的迅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整个存储芯片市场的增长。 这一趋势表明,存储芯片行业正在迎来一个重要的复苏期。存储芯片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的增长不仅反映了数据中心和云计算领域的强劲需求,也显示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端存储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特别是HBM市场的爆发式增长,预示着未来科技领域对高性能存储技术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这不仅是对当前存储芯片制造商的一个重大机遇,也意味着整个半导体行业可能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另一方面,GPU在AI模型训练与开发中的关键作用,使得全球逻辑半导体市场预计同比增长11%。虽然汽车与工业市场需求表现疲软,但仍有部分复苏趋势,有助于全球半导体产业营收成长。
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排名显示,三星电子以11.8%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表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紧随其后的是SK海力士(7.7%),高通(5.6%),博通(5%),英特尔(4.9%),美光(4.8%),英伟达(4.3%),AMD(4.1%),联发科(2.6%)以及西部数据(2.5%)。这一排名不仅反映了各大公司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努力成果,也体现了当前半导体行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尤其是三星电子与SK海力士在存储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展示了韩国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关键地位。与此同时,英伟达和AMD在高性能计算和图形处理领域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这预示着未来这些领域可能会有更多创新突破。
需要强调的是,此次统计仅包括拥有自有品牌的半导体公司(例如英伟达、高通等),并未包含晶圆代工企业(如台积电、联电等)。
Counterpoint分析指出,三星在2024年依然保持其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到11.8%。这主要得益于存储芯片需求的增长和价格上涨,智能手机业务的库存调整与补充,以及成功吸引AI/HPC客户采用其先进制程技术。尽管如此,三星也面临着HBM3e延迟发布和低端内存市场竞争加剧的挑战。
SK海力士(SK Hynix)和美光科技同样受益于存储芯片需求的增长以及价格的上涨,同时它们还因为人工智能应用对高带宽内存(HBM)的需求增加而获益。 从行业观察的角度来看,这两家公司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表现出色,不仅因为传统存储芯片市场的复苏,更因为他们成功抓住了新兴技术带来的机遇。特别是HBM在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广泛应用,为这些公司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这也反映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示我们未来技术趋势对整个产业链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排在第三位的高通公司市占率为5.6%,销售额同比增长14%,这主要得益于安卓智能机市场的回暖以及汽车业务的增长。不过,物联网市场复苏的步伐相对较慢。
排名第五的英特尔同样遭遇了重大挑战,由于个人电脑和服务器市场需求低迷以及运营难题的影响,其市场竞争压力显著增加。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分析师指出,美国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仍处于核心地位,拥有多家高价值的半导体公司,并在促进全球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需求的不断上升,美国的半导体领军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