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庆:引领人本智能时代-大浪资讯

admin82025-01-23 09:06:06

杨元庆:引领人本智能时代

智慧引领,智能未来

   【1月23日,北京】近日,《中国网信》杂志2025年第1期刊登了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的一篇署名文章《发展“人本智能”,让人工智能为爱而生》。文中,他首次全面而系统地阐述了联想所践行并倡导的“人本智能”科技理念。

杨元庆:引领人本智能时代

   杨元庆指出,随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所带来的高效便利,各种“AI焦虑”也随之涌现。如何在利用人工智能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有效管理潜在风险,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公平、普惠及包容性,让其成为惠及每一个人的技术,这不仅是科技企业的责任所在,也是联想一直追求的目标。

杨元庆:引领人本智能时代

   为此,他在文中阐述了“人性智能”科技发展理念。“人性智能”指的是在研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及服务时,始终以满足人类需求和提升人类福祉为首要原则,坚守人性底线、倡导人性化设计、秉持人性化理念,从人的角度出发评估人工智能的影响,确保其发展能够真正造福每个个体与企业。

   他还强调,“人本智能”的实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和各行业共同合作,齐心协力。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中,联想位于与智能终端用户直接接触、提供核心计算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前沿位置。凭借多年的研发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经验积累,联想具备连接上下游合作伙伴、构建并打通人工智能普及推广的“最后一公里”的能力。因此,联想不仅希望以身作则,还希望能够引领更多企业实施“人本智能”。

   联想一直坚信,唯有带来希望的科技才能被视为真正的进步。推动‘以人为本的智能’,实现人工智能的广泛普及,使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为爱而生,这不仅是科技创新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科技公司不断追求创新的动力与目标。正如杨元庆所言。

   以下为杨元庆署名全文:

   发展“人本智能”,让人工智能为爱而生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 杨元庆

   自2022年起,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显著突破,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在全球发展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之一。科技行业竞争激烈,各种公共大模型层出不穷,边缘智能蓬勃发展,算力基础设施迅速升级,智能化行业应用日益丰富,人类社会已进入由人工智能驱动的新时代。 在这个过程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还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也为个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随之而来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技术的发展能够惠及每一个人,同时避免潜在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让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史,科技创新始终是推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变革、影响社会文明形态的底层动力。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新一轮产业浪潮,作为身处洪流之中的科技企业,联想为能够见证伟大技术的诞生而庆幸,也为能够参与其中而心潮澎湃,更重要的是,当拿起勾勒人工智能时代人类文明的画笔时,首先需要思考和回答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人工智能才是人类最需要的?科技企业应当肩负起怎样的时代责任?

   打造人人可用、人人受益的“人本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确实享受到了技术创新带来的诸多便利与效率提升。然而,这种快速发展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担忧。人们开始担心,人工智能可能会对就业市场产生冲击,加剧社会不平等,甚至可能被误用或滥用,威胁到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种种“AI焦虑”逐渐弥漫开来,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但也不应过度放大。关键在于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管理,制定合理的政策以引导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我们需要更多跨学科的合作,共同探讨如何让这项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社会,而不是成为一种威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人工智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例如,人工智能是否会替代人类的工作?随着人工智能应用的迅速扩展,是否会引发更多的个人和企业面临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风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是否会促使更多的人工智能造假、侵权及诈骗行为的发生?在人工智能辅助驾驶或辅助诊疗等情况下,若发生安全事故,应如何界定责任和承担赔偿?人工智能在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不同地区的推广不均衡,是否会扩大社会经济差距,导致更严重的“智能鸿沟”?

   作为一家已经庆祝了40周年华诞的全球科技公司,历经多次技术和产业变革,我们深刻体会到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负面影响。因此,联想始终持乐观态度,坚信技术的力量。

   我们认为,所谓“AI”,实际上是增强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旨在提升而非替代人类智能。实际上,它已经切实提高了个人生活质量,提升了企业生产力,并创造了更大的社会价值。人工智能的进一步普及和普惠将为各行各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尽管技术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我们既不应忽视这些问题和风险,也不应因为这些问题就停止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这种技术的进步无疑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我们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监管机制,确保技术的应用能够真正惠及每一个人,而不是造成新的不平等。此外,教育体系也需要做出相应调整,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这个由技术驱动的新时代,掌握必要的技能,以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科技的红利被广泛共享,让社会各阶层都能从中受益。

   今天,人工智能虽空前贴近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但远未达到真正的普及普惠。大模型高昂的训练和使用成本、场景化应用的开发不足、用户对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顾虑、相关治理体系尚不完善等,都成为阻碍人工智能释放更大效率红利的因素。如何趋利避害,在推动人工智能提升生产力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实现人工智能的安全、普惠、公正和包容,打造人人可用、人人受益的“人本智能”,这是科技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联想一直在努力追求的目标。

   所谓“人本智能”,是指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应用过程中,以满足人类需求和谋求人类福祉为首要目标,恪守人本底线、提倡人本设计、坚持人本理念,以人为本去审视人工智能的影响,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真正惠及每家企业、每个人。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无疑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发展机遇。然而,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人文关怀,确保技术进步不以牺牲人的尊严和利益为代价,是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人本智能的概念提醒我们,在追求科技突破的同时,不应忘记技术最终是为了服务人类社会,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不仅需要科研人员和技术开发者的努力,也需要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以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真正符合人类的整体利益。

   在技术研发和产品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坚守人本底线,确保遵守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标准,以保护人的安全和利益不受侵害。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了我们对人类尊严和权利的尊重,也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石。 在我看来,当前许多技术发展与应用已经超出了传统伦理和法律框架的覆盖范围,这要求我们在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更加注重其潜在的社会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科技向善,让技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而不是引发新的社会问题的根源。

   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意味着技术与产品开发应以人的需求、偏好和体验为中心,确保其更加贴合并满足人类的需求,而不是本末倒置。

   坚持人本理念,意味着在技术发展的每个阶段,都要秉持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智能向善,让人工智能不仅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更要成为保护和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

   让人工智能为人服务、为爱而生

   “人本智能”的实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全社会、全行业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在加速演变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系统中,联想处于直面智能终端用户、提供关键算力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门户位置,凭借多年研发创新和数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具备链接起上下游伙伴、建设并打通人工智能普及普惠的“最后一公里”的能力。因此,我们希望不仅身体力行,而且能够带动更多企业践行“人本智能”。

   构建融合型人工智能,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并保障其安全,使人工智能得以广泛普及和惠及大众。虽然公共智能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公共智能与私域智能相辅相成的融合型人工智能才是其实现广泛应用的必由之路。融合型人工智能不仅能更有效地提供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有效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从而让人们可以安心使用并从中获益。

   让人工智能释放人的潜能,创造效率红利,让每个人、每家企业实现更大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由联想开发的AI PC人工智能电脑,已经成为赋能创作者经济的生产力工具。由AI PC支持创作的纪录片《西野》在2024年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首映发布。我们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向实,赋能实体经济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已经为近千家大型行业企业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他们实现提质增效,创新发展。

   推动人工智能助力应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联想的高性能计算集群正遍布世界各地,为解决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重大疾病等全球性难题提供强大的智能算力支持,助力前沿科学研究。我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参与到江豚、雪豹、兔狲等珍稀物种的保护工作中,促进地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我们利用空间计算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为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的纯木结构建筑——山西应县木塔,创建了一个数字化的“孪生木塔”,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让人工智能帮助弱势群体,实现智能向善。在巴西,我们研发的人工智能手语翻译软件,帮助超过230万的失聪和听障人士实现跟普通人实时聊天。我们跟慈善机构斯科特-摩根基金会(The Scott-Morgan Foundation,SMF)携手,推出帮助“渐冻症”患者跟外界沟通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我们还在江西省修水县建成全国第一所乡村小学AI科技馆“未来科技馆”,帮助乡村的孩子们接触和了解人工智能。

   2024年11月,我们同ESG30(中国ESG30人论坛)、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国工发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等组织联合发起国内首份《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与众多科技企业和机构共同承诺践行和推广“人本智能”发展观。我们也希望能跟更多的科技行业伙伴携手合作,共同实现“人本智能”。

   联想一直坚信,唯有带来希望的科技才能拥有光明的未来。推动“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实现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让科技服务于人类,为爱而创造,这是技术创新的初衷,也是我们不懈追求创新的根本动力与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