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奶粉市场升温:本土品牌面临高端策略与价格调控的双重挑战

admin151970-01-01 08:00:00

标题:外资奶粉品牌在华业绩回暖,国产奶粉面临挑战与转型

导语: 近期,多家外资乳企发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显示,在华业绩呈现显著增长。与此同时,国产奶粉品牌却面临着价格战和渠道内耗的困境。本文将深入分析外资奶粉品牌的增长动力,以及国产奶粉的未来竞争格局。

正文:

一、外资奶粉品牌在华业绩集体回暖

近日,多家外资乳企相继发布了2024年财报数据。达能、雀巢、a2、菲仕兰等知名奶粉品牌在华业绩表现亮眼,销售额与净利润双增长。

1. 达能:业绩创历史新高

达能发布的2024年财报显示,其全球销售额达到273.8亿欧元,同比增长4.3%,自由现金流达到30.03亿欧元,同比增长14%,创历史新高。在中国、北亚和大洋洲地区,达能的销售额同比增长8%,增速为所有地区中最快。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在行业回暖的态势下持续扩大市场份额,医学营养业务保持两位数增长。

2. a2牛奶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增长

新西兰跨国乳企a2牛奶公司发布的2024-2025上半财年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1%,税后净利润同比增长7.6%。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及其他亚洲地区的强劲拉动。

3. 菲仕兰:连续四年双位数增长

得益于皇家美素佳儿在中国市场的优异表现,菲仕兰中国业务连续四年获得双位数增长。2024年财报显示,受汇率影响,其收入微降1.1%至129亿欧元,但营收向好。美素佳儿品牌所在的菲仕兰专业营养业务集团2024年度运营利润增加16.4%至2.27亿欧元。

4. 雀巢:中国仍是核心战略市场

雀巢2024年总销售额达到914亿瑞士法郎,全年有机增长率2.2%。中国依然是雀巢最核心的战略市场,大中华区收入54.32亿瑞士法郎,有机增长率为2.1%。

二、国产奶粉面临挑战与转型

与外资奶粉品牌的回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产奶粉品牌在华业绩却屡屡下滑。伊利、蒙牛、三元股份等知名品牌均面临业绩压力。

1. 价格战与渠道内耗

在婴配粉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国内奶粉乳制品企业正深陷价格内卷的泥沼。众多国内品牌为了争夺市场份额,纷纷打起价格战,产品价格一降再降。

2. 高端化进程缓慢

部分国产奶粉高端化进程不如外资品牌顺畅,在超高端产品的研发、营销和市场接受度上存在差距。

3. 渠道布局滞后

国产奶粉企业过去过于依赖线下渠道,在渠道多元化尤其是跨境电商等新兴渠道布局滞后,同时在品牌塑造上缺乏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

结语:

外资奶粉品牌的业绩反弹,印证了高端化与创新驱动的行业新逻辑。在存量市场中,无论是外资还是国产品牌,唯有打破同质化、深耕细分需求,方能穿越周期。未来2-3年的反弹窗口期,或是决定行业格局的关键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