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ispace公司“韧性号”月球着陆器即将挑战登月,开启太空探索新篇章
(东京,2023年3月4日)—— 在太空探索领域,又一重要里程碑即将到来。日本太空企业ispace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月球着陆器“韧性号”(Resilience)计划于6月6日凌晨4点24分展开登月挑战。
“韧性号”搭载猎鹰9号火箭,继“蓝幽灵号”后再次向月球进发
自今年1月起,ispace的无人着陆器“韧性号”已与美国Firefly Aerospace公司的“蓝幽灵号”(Blue Ghost)一同,搭乘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值得一提的是,上周日,“蓝幽灵号”已成功实现月球着陆,成为继美国另一家公司之后的第二个完成这一壮举的私人航天任务,同时也是首个以直立姿态着陆月球的私人航天器。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一家美国公司的着陆器因倾倒而未能成功着陆。
ispace期待在失败后迎来荣耀时刻,CEO强调经验积累的重要性
在经历了2023年首次尝试着陆失败后,ispace公司对此次登月充满信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Takeshi Hakamada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与第一次任务相比,第二次任务自发射以来进展顺利,符合预期。”他还强调:“我认为我们从上一次任务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韧性号”着陆窗口期锁定6月6日至6月8日,挑战重重
据ispace透露,着陆窗口期定于6月6日至6月8日,具体时间将根据当时的条件而定。尽管“韧性号”与“蓝幽灵号”共用了同一枚火箭,但其抵达月球的时间更长,并已完成了月球飞越和进入低能耗转移轨道。
月球着陆挑战重重,ispace致力于拓展太空探索新领域
据IT之家了解,由于月球缺乏大气层,降落伞无法使用,这使得月球着陆极具挑战性。航天器必须依靠精确控制的推进器点火来减缓下降速度,并在危险的地形上进行机动。截至目前,只有苏联、美国、中国、印度和日本五个国家成功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的软着陆。
私人公司积极投身太空探索,雅典娜号探测器计划3月6日再次挑战
除了国家航天机构,私人公司也在竞相提供比政府更便宜、更频繁的太空探索机会。去年,总部位于休斯顿的直觉机器公司(Intuitive Machines)成为第一家在月球着陆的私人公司。尽管其无人航天器着陆角度不正确,但仍成功完成了测试并发送了照片。目前,该公司正计划于3月6日进行其“雅典娜号”(Athena)探测器的第二次月球着陆任务,计划降落在比以往任何任务都更靠月球南部的区域。雅典娜号的有效载荷包括三辆月球车、一个用于寻找冰的钻探工具,以及本次任务的亮点——一种新型的跳跃式无人机。
ispace公司此次的登月挑战,无疑将为全球太空探索事业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韧性号”在月球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