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颁布人工智能应用准则:强调学生需坚守AI辅助学习之核心价值——大浪资讯报道》

admin82025-03-05 16:08:34

上海交通大学发布AI教学新规范,推动智能教育时代发展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发布了一项关于在教育教学中使用人工智能的全新规范,旨在强化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的价值定位,并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与风险防范。

全面规范,从设计到维护

《上海交通大学关于在教育教学中使用AI的规范》涵盖了从场景分析、设计开发、应用部署、评估反馈、调整维护到管理优化等各个环节。该规范强调,通过创新评估体系和标准,上海交通大学致力于有效预防技术失能、教育分化、算法歧视、隐私泄露以及数据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学生与教师,共筑智能教育未来

规范中明确提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理解并遵守人工智能使用的相关规定。教师则应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各个场景,有效治理价值失范现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合理应用。

学生:价值定位与自主能力培养

《规范》强调,学生应坚持人工智能辅助学习的价值定位,形成自适应的学习模式,并自觉标注与引用人工智能工具的必要信息。在知识学习与创新创造的过程中,学生应培养自主能力和反思能力,以人工智能促进人类智慧的发展。

教师:技术应用的引导者与监管者

对于教师而言,他们是AI+教学设计的第一责任人。规范要求教师在遵守教育教学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合理、合规、有效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或服务。对于使用未备案或存在风险的人工智能工具,学校将追究相关责任。

关注学生需求,平衡自主与智能

规范还指出,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在人工智能辅助场景中的自主性和获得感。通过教学反馈机制、学习成效评估等手段,助力学生平衡自主学习与人工智能支持,并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避免因技术门槛或资源不均带来的负面影响。

多校联动,共同推进AI教育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并非唯一一所发布AI使用规范的学校。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关规范,共同推动智能教育时代的到来。

复旦大学于2024年11月底发布了《关于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使用AI工具的规定(试行)》,提出了“六个禁止”,对AI工具在本科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的使用进行了详细规范。而华东师范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推出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学生使用指南》则指出,学生在使用AI完成学业任务时,必须明确区分AI直接生成的内容和个人贡献的部分,并确保AI生成内容不超过全文的20%。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规范的制定和执行将成为保障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积极行动,无疑为推动智能教育时代的到来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