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首创自由空间光通信,助力偏远地区网络畅通
连接世界,通达未来:中国联通自由空间光通信助力偏远地区网络畅通
2月5日消息,2025年1月,中国联通研究院携手江苏联通与蓝星光域完成了研发设备的现场验收工作。此次验收在跨越湖泊1.5公里的岛屿上进行,涉及的是10GPON网络的现场回传测试。
在现场测试中,我们使用了ITU-T定义的标准波长进行空间传输,并且在发送PRBS码的情况下实现了无丢包的10Gbps传输,误码率为零。随后,我们开通了10GPON业务进行实际测试,使用了三台终端设备(每台设备的网卡最大能力为1000Mbps)同时接入网络。测试结果显示,下行速度分别达到了938Mbps、996Mbps和985Mbps。这意味着,即使只考虑单一下行链路,其速度也比现有的微波传输方式高出约50%。 这一结果不仅证明了新技术在高速传输方面的显著优势,同时也展示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未来通信领域的发展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预示着我们可以期待更加高效、稳定的网络连接服务。此外,随着这种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将极大地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特别是在需要高速数据传输的领域。
业务开通后的验证时长为10小时,在此期间,由于气温先升高后降低导致大气波动和湖面湍流的影响,但系统始终保持连接状态,未出现断连现象。验收当天的能见度良好,不过存在轻微雾气干扰。根据发送功率12dBm,接收功率-14dBm,计算得出链路在验收当天的天气条件下的损耗约为20dB。这意味着在此距离下,系统仍具有较大的功率余量,足以应对更加恶劣的天气状况。激光终端采用了先进的跟踪捕获和瞄准技术,从开机到稳定建立链路并开始业务传输仅需10分钟,这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据官方介绍,自由空间光通信技术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实验阶段,并未在大规模地面现网中得到广泛应用。作为行业先锋,中国联通在空天地一体化光网络的标准化和应用推广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从确定研究领域,到布局标准专利,再到设备研发以及现网测试应用,中国联通克服了重重困难并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此次业务正式开通不仅验证了该技术在现网中的可行性,也标志着中国联通在业界的先行先试,具有重要意义。
岛上居民目前因为速率限制而无法开通FTTR业务,与此同时,商业景区正处于开发阶段,民宿也在陆续建设中,原有的网络速度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新业务的需求。然而,引入FSO技术后,为岛上的新用户开发和原有用户的网络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此外,中国联通作为岛上唯一的网络服务提供商,也在这次网络升级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岛上居民的网络速率限制问题,也为即将开业的民宿等旅游设施提供了必要的网络保障。FSO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岛上通信基础设施的显著提升,有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这也展示了中国联通在创新技术和网络服务方面的领先地位,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技术进步,进一步改善岛上居民的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