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娄底一鱼塘突发巨坑,塘主痛失200斤鲤鱼,专家推测或因岩溶塌陷,邻近已历相似事件

admin132025-03-06 11:08:42

湖南省娄底市桑梓镇鱼塘突发塌陷:200多斤鲤鱼瞬间消失

近日,湖南省娄底市桑梓镇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鱼塘塌陷事件。3月3日,当地一鱼塘发生塌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坑洞,导致鱼塘中的200多斤鲤鱼和水源在短短几分钟内全部消失。

现场调查:初步判断为岩溶塌陷

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赶往现场进行勘察。据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透露,初步判断该鱼塘塌陷可能是由岩溶塌陷引起的。值得注意的是,3年前,该地区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此次塌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场已设立警戒线,并由专人轮班值守以确保安全。

鱼塘干涸,坑洞形成

媒体发布的视频显示,鱼塘中央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洞,几乎已经干涸。塘主吴先生表示,原本鱼塘中养有200多斤鲤鱼。塌陷发生在3月3日中午,吴先生回忆道:“做午饭时水都还是满的,大概几分钟之后水就流干了。”

政府响应:设立警戒线,安排人员值守

3月5日,红星新闻记者致电桑梓镇人民政府,接线的工作人员表示,4日上午已接到群众的电话反映,下午工作人员就前往现场。目前,现场已经设立了警戒线,并安排了人员轮班值守。同时,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所的调查人员也已抵达现场进行勘察。幸运的是,塌陷地点距离居民区较远,未造成人员伤亡。

地质专家解读:岩溶塌陷常见现象

湖南省自然资源调查所水文环境地质中心的调查人员黄先生在5日下午3点左右到达现场。他向红星新闻解释称,事发地在桑梓镇大树社区,塌陷形成的坑洞直径大约3米,深度约1米,洞中有水,初步推测为岩溶塌陷。由于地表下面都是可溶岩,遇水钙化后形成空洞,类似地下暗河的溶洞。此外,土层相对较薄,加上长期被鱼塘水软化,最终导致塌陷,这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现象。

诱发塌陷原因多方面

黄先生指出,除了地表薄弱,地下水的运动也会诱发地表塌陷。最近下雨导致地下水流失,形成地下真空环境,加大地面压强,最终导致地面塌陷。此外,该鱼塘所属地层为二叠系茅口组灰岩,存在塌陷隐患。但并非所有类似地层都会发生塌陷,如果地表下是完整的岩石,土地本身也比较厚,就不会发生塌陷。

现场调查结果将形成简报

黄先生表示,目前,现场的调查人员已经完成了地面调查和周边走访,并将把调查结果形成简报提供给新化县自然资源局。

记者:陈卿媛 实习生:张启扬 编辑:张莉 责编:邓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