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兆洋 | 邮箱:wangzhaoyang@pingwest.com
在AI自媒体的标题下,昨天仿佛整个AI界都经历了一场浩劫,所有人都“消失”了,原因无他,只因一款名为“Manus”的新产品再次引发了轰动。
“Manus”:全球首个通用Agent的诞生?
这款由我国团队开发的产品,仅通过一部全英文的宣传片便引起了广泛关注。它并非简单的AI应用,而是被称为“全球首个通用Agent”的神秘产物。没有邀请码,它就无法被激活,其官方宣传称其为“革命性的AI Agent”。
一夜之间,OpenAI和Anthropic的明星产品仿佛不复存在
Manus的发布,似乎在一夜之间让OpenAI的Operator和Anthropic的Claude Coder们失去了光彩。它迅速在特定圈子内传播开来,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讨论,仿佛中国又迎来了一个DeepSeek。
Manus:一个深藏不露的AI Agent
那么,Manus究竟是个怎样的产品呢?根据其宣传视频和官网信息,它是一个能够解决各类复杂任务的AI Agent,具备独立思考和系统规划的能力,能够在虚拟环境中灵活调用各类工具,直接为你交付完整的任务成果。
目前,Manus尚未公开上线,只能通过邀请码使用。它的发布主要通过一个演示视频,展示了其三个应用场景:自动解压缩并分析简历、整理房价和房产信息、生成英伟达和特斯拉股价的分析报告。
Manus与现有AI Agent产品的对比
要知道,OpenAI的Operator、智谱AI的Phone Use以及Google Gemini去年展示的多模态Agent,都曾展示过类似的功能。如果熟悉主流的模型能力和AI产品现状,会发现这些场景和功能在各类AI Agent产品中都有所体现。
Manus的技术特点和局限
官方并未提供关于Manus技术的详细报告,但根据拆解者透露,其背后基本是Claude的基础能力和开源模型后训练后的规划能力的结合,同时内置了各种Agent来完成任务。
然而,Manus将这些能力“封装”到了一个云端的虚拟环境,并被视为“异步”交互潮流中的新产品。但与业界追求的端到端实现的“通用”方式相比,Manus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Manus的市场前景和挑战
尽管Manus在某些方面具有创新性,但其在市场前景和挑战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例如,其能否像DeepSeek那样在开发者社区中获得认可,以及如何解决现有AI Agent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都是其未来发展需要面对的难题。
结语
中国AI界需要更多像DeepSeek这样的产品,但它们不能仅仅依靠自嗨和邀请码来获得成功。希望Manus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真正为AI界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
点个“爱心”,再走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