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全球通胀浪潮即将来袭:三大经济体财政刺激背后的隐忧
正文: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通货膨胀的阴霾似乎再次笼罩。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主要原因在于,今年世界前三大经济体纷纷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
我国今年财政赤字率已攀升至4%,一举突破了3%的“魔咒”。与此同时,美国在2025财年前四个月就出现了高达84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疫情高峰期。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测,2025年财年美国赤字将高达1.9万亿美元,占GDP的6.2%,仍远高于疫情前水平。
美国财政除了发行更多债券筹集资金外,似乎没有更好的办法。而欧盟方面,德国近日提出了一项高达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该计划旨在取消德国军费开支的借款上限,并在10年内筹集5000亿欧元用于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这笔巨款相当于德国2024年GDP的12%,传递出德国和欧盟将彻底告别“财政保守主义”的信号。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也宣布,计划投入8000亿欧元加强欧洲防务工业,并提议为成员国提供1500亿欧元的贷款支持和更大的财政灵活性。这无疑预示着一场“财政刺激竞赛”正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展开。
这场竞赛的背后,是美国追求“美国再次伟大”的财政支持需求,欧盟因防务安全和关税问题需要财政刺激对冲,而我国则需要财政资金稳定经济。
然而,一旦合作与沟通消失,这股财政刺激竞赛只会愈演愈烈,印钞机也不会停歇,最终导致全球高通胀的再次崛起。这将带来三重影响:
-
通胀格局:预计欧美通胀将再次攀升,其程度取决于财政刺激的规模以及央行是否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我国通胀预计将温和上涨,但很难突破2%的门槛。
-
汇率格局:随着德国重启财政政策,欧盟放松财政纪律,欧元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走强。这将为人民币提供更多支撑,并可能结束美元的独强时代。
-
货币政策:预计未来几年,全球货币政策基调将保持相对紧缩。央行可能会放缓降息步伐,甚至在今年某个时刻宣布停止降息。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以下是一些投资建议:
-
关注通胀和央行政策:一旦发现某个国家通胀上升而央行反应迟钝,可考虑做多该国股市和货币,做空该国国债。
-
多资产、多币种配置:持有现金和流动性高的资产,同时配置外币资产,以应对市场波动。
-
香港储蓄型保险:对于希望利用国外市场高收益机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者,香港储蓄型保险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当前全球通胀浪潮下,投资者需保持警惕,合理配置资产,以应对未来市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