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布局未来产业生态,上海证券交易所召开人形机器人产业高峰论坛

admin102025-03-07 12:07:15

中国未来产业新篇章:人形机器人产业崛起

自年初起,DeepSeek与宇树科技等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卓越表现不仅引起了国内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更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热烈讨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要培育具身智能等前沿产业,并大力发展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这一举措再次激发了各界的广泛热议。

深入学习政策精神,推动产业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相关政策的指导精神,3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举办了以“未来产业沙龙”为主题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座谈会。此次座谈会邀请了20余家产业链上市公司、拟上市企业,以及券商、创投机构、银行等众多专业机构参与。座谈会围绕“对话未来伙伴:人形机器人”这一主题,通过主题演讲和圆桌讨论的形式,聚焦产业发展热点话题,深入交流,积极推动资本市场对新质生产力的支持和拥抱。

人形机器人产业加速发展

2023年,工信部发布了《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颠覆性产品。2024年,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未来产业十大标志性产品之首。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具身智能和智能机器人首次被明确提出,赋予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政策春风频吹,行业快速发展,掀起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热潮。

人形机器人:多学科融合的创新体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多行业、多学科的集合体,与科创板的六大战略新兴行业具有高度的技术同源性。截至目前,科创板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动力电池等领域分别拥有225家、128家、51家和19家上市公司,实现了链群式的协同发展。在支持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方面,不仅有机器人本体、减速器等核心部件,还有动力电池等硬件,以及控制系统、算法模型等软件,聚集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

科创板公司加速布局,抢占发展先机

近年来,相关科创板公司也借力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加强研发创新,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记者梳理发现,已有14家科创板公司将深入研发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相关产品作为一项重要举措,纳入公司2024年的“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并对外披露。

耦合式发展,推动人形机器人强“身”健“脑”

在座谈会上,产业长期健康发展的“耦合”一词被频繁提及。例如,突破技术堵点需要强化产学研耦合,参会企业呼吁加大研发投入,共同攻克难题,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技术竞争。推动商业化落地需要促进产品研发与应用场景深度耦合,提高产品的功能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为规模化应用打下基础。产业健康发展也离不开本体厂商与供应链上游的耦合,整机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共同成长,提高关键部件适配性,减少重复投资。

此外,考虑到人形机器人研发成本高、难度大、依赖大量数据开展训练,相关企业也建议引导资金、数据等资源要素进一步向人形机器人产业聚集。

上交所助力科技创新,推动资本市场发展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决策部署,下大力气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多举措加强对科技型企业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

未来产业沙龙,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据了解,未来产业沙龙座谈会是上交所发挥市场服务功能,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问需问计问道于市场的一项创新举措。自2024年11月首次举办至今,已先后组织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开展交流互动,并为相关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政策宣导和咨询服务。未来,上交所还将继续围绕未来产业领域举办多场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