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突发: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巨额资产出售,背后有何深意?
在夜幕低垂之际,一则令人瞩目的新闻悄然降临。不久前的一个深夜,李嘉诚先生执掌的长和集团发布了一则引人遐想的公告。公告内容宣布,长和集团已与贝莱德领头的财团达成原则性协议,拟出售其全球港口业务的核心资产。
此次出售的标的资产遍布亚洲、欧洲和美洲的23个国家,涉及43个港口,共计199个泊位,以及配套的智能码头管理系统和全球物流网络等资源。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交易中包含和记港口集团持有的巴拿马港口公司90%的股权。
这起交易规模宏大,公告显示,出售的资产总价值高达22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54亿元。扣除少数股东权益及和记港口集团的债务后,长和集团将获得190亿美元的现金。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笔利润丰厚的交易。长和集团通过此次出售,不仅将资产负债率从23.6%下调至18%以下,还让股民们见证了3月5日长和集团股票22%的涨幅。
然而,跳出这笔交易,我们不禁要问:为何长和集团会在这个时候出售其核心资产?为何会出售如此庞大的港口业务?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考量?
巴拿马运河:黄金水道的“易主”之谜
在这笔交易中,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的特许经营权成为了焦点。巴拿马运河,这条被称为“黄金水道”的世界级航道,承担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每年净收入高达34.53亿美元。
长和集团旗下的和记港口巴拿马港口公司,早在1997年就获得了巴尔博亚和克里斯托瓦尔两个港口25年的特许经营权。2021年,合同自动续约25年,特许经营权一直延续至2046年。
然而,就在刚刚续约的黄金水道,长和集团却突然将其拱手相让。尽管长和集团表示,此次交易只是纯粹的商业决策,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下,这无疑引发了诸多猜测。
地缘政治博弈:长和集团的“割肉”之举?
坊间普遍认为,这并非单纯的商业决策,而是李超人面对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所做出的战略调整。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围绕巴拿马运河的博弈愈演愈烈,李超人显然不可能对此视而不见。
特朗普曾多次扬言要重新夺回巴拿马运河,甚至在未上台前就公开表示不排除通过经济或军事手段夺取运河。而在他上台后,对巴拿马运河的渴求更是溢于言表。
面对如此局势,李超人选择出售巴拿马运河的特许经营权,无疑是在减少地缘政治风险。毕竟,在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下,长和集团需要确保自身业务的稳定发展。
全球化走向篱笆经济:新的时代开启
此次交易,除了巴拿马运河的两个港口,还有全球其余的41个港口一同打包出售。这背后,是李超人对未来时代冲击的预判。
在过去几年,李超人已经在欧洲市场出售了电信基础设施,并在英国配电公司Power Networks的出售计划上搁浅。这一切都表明,李超人正在减少对欧美基础设施的投资。
在全球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生意模式一直属于垄断和收租型。然而,随着地缘政治的介入,这种模式正在逐渐发生变化。长和集团的此次交易,或许预示着全球化正走向篱笆经济,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悄然开启。
结语
长和集团此次巨额资产出售,背后隐藏着诸多深意。从地缘政治博弈到全球化走向,这一事件都引发了广泛的关注。未来,随着全球局势的不断发展,长和集团以及李嘉诚家族的战略布局,无疑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